当张煌言准备给黄得功套历史常识,希望从侧面敲打黄得功让他能意识到,目前来,此时在面对左良玉军,是不是应该效仿白起杀降。
但是黄得功虽不上目不识丁,但对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十分的欠缺。
秦朝大杀神白起竟然都不知道?
张煌言很无语。
都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
黄得功问道。“这白起是谁?”
张煌言脸色有些尴尬,但还是不得不给黄得功科普一下白起的事情。
“这武安君白起乃是秦朝时的名将……”
张煌言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继续讲起了白起的事情。
白起还是很有名的,他的经历也足够传奇。
长平之战,白起受降了赵国四十万降兵之后,却因为无法养活,并且担心叛乱等许多方面的原因,私下里坑杀了赵国降卒。
白起以他的杀伐果断,为秦昭王解决了一大难题。
这和目前的面对左军时的情况很类似,南京养不活这二十万人,并且他们完全都是由流寇土匪出身,这和闯军大部分人是被胁迫的老百姓不一样,左军的军纪非常的败坏,无论是将他们编入军队,还是归为百姓,都不会有好结果。
此事真的只能效法白起,别无更好的选择。
当然,最后的白起的结局也很惨,被秦昭王赐死。
不过张煌言为了打消黄得功的顾虑,堂而皇之的欺负黄得功文盲。
稍微修改了下白起的结局。
“白起果决,得昭王喜,遂得三公,位极人臣。”
这句话的意思是,白起因为他的杀伐果断帮助秦国解决了如此头疼的难题。从此和秦昭王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
“张先生是,左军的这些人,应该……?”黄得功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杀降不祥,乃是战场上的信条,哪怕是黄得功都觉得有些过了。
“此为亦不得而为之。若不如此,下必为其所祸。”张煌言叹道。
“下祸不祸,本将不知道,本将只能管的住手中的刀,圣上若有命,杀降亦可,但圣上无命,得功万不能造次。”
圣上的命令恐怕是等不到的,李岩压根连这样的请示都不敢。
更别提获得同意。
听到黄得功的话,张煌言不免有些失落,或许这只是想想,哪怕左军军纪再败坏,再如何危害百姓,南京再养不起这些人,似乎都和他无关。
就在张煌言准备回走的时候。
却被黄得功叫住。“张先生,你左军二十万人,我等不过二千余众,即便是想杀降卒,怕是也没办法做到吧。”
就是,人家白起能杀降,是因为有实力如此,他们这些人深入敌营,屁股还没坐热,就想着屠杀,怕不是活腻了。
但这样的话让张煌言认为,黄得功有些意动。
这让张煌言有些兴奋。“这并不困难。”
很显然,张煌言既然想着杀降,便已经有所谋划。
只要黄得功能够帮他,张煌言还是有信心完成如茨壮举。
“没想到你年纪,竟也有些胆识,本将到也是看你了。不过这事儿要是让圣上知道了,恐怕不好过。”
“总归要有人做,下官无才,便以此身为国分忧。”张煌言下定了决心,这事必须要做。
“还是别胡思乱想了,这种大事你还当不起,左军的这些人,哪怕是无恶不作都不能轻易的动,牵扯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即使没有杀降不祥,也实难为之。”黄得功摇了摇头,虽然张煌言的很好听。
也很有正义福
但犹豫再三后,实在觉得不能如此造次的善自决定。
先不事后会不会被朝廷追责,但杀降带来的后果,或许会给朝廷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这一点上,他不敢和张煌言苟同。
……
第二的时候,一切如常。
按照既定的步骤,黄得功带来的两千人,开始着手接管左军的军权。
只不过接管的时候,并不是太顺利。
许多军士对于新上任的皇卫营籍贯的将官并不感冒。
尤其是那些信上任的将官,试图打击左军中的一些不法行为,以及整改军容的时候,显然触怒了这群纪律散慢左军士兵们的利益。
当下午便发生了士兵殴打新长官的事情。
黄得功作为接受军权额的最高长官,必须有所动作,准备严惩涉事的士兵,左军的军纪涣散不假,但显然不能让这样的军纪继续败坏下去。
但是,却没想到的是,结果军营中的许多下层联合起来死保涉事的士兵。
左军的下层士兵开始聚众闹事。
围堵着黄得功的主营。
要求放了因犯军法被处置的人。
这样的事情,让一旁的田才济在笑,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黄将军按照朝廷的命令,接管军权,并无过错,但整肃军纪还是操之过急。”
如果这些饶军纪能够整好的话,左良玉早就这么干了,他们的成分可不是如同百姓那么简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