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明不南渡

第四百六十四章 风动

北明不南渡 那日十月十 2726 2024-05-30 14:24

  孔有德无法忤逆多尔衮的意思,虽然对于得到的明军火铳还没有什么头绪,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来。

   汉军旗的力量必须得到提升,除了催促他们尽可能的研发仿制出明军的尖端火器之外,也需从辽东汉民之中继续招募以扩充兵力。

   当然作为主要力量的满军旗,也必然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加强。

   满八旗的中坚力量,是重步兵,极厚的甲胄可以免疫大部分伤害。

   但明军的火力强度已经达到了可以轻易击穿重甲的地步。

   那笨重的铠甲,不但无法有效的阻止伤害,反而会成为大军行动的障碍。

   多尔衮的想法是,继续增加步兵的铠甲厚度。

   最大程度的提高重步兵的防御力。

   明军以远程火力为主,而近战偏弱,只要能够冲锋到明军面前,战事就会呈一边倒的局面。

   对多尔衮来说,想要力克明军,最先考虑的是如果相尽办法的靠近明军。

   ……

   此时的吴三桂,过的并不怎么舒服。

   除了后悔于压错了宝之外,之前围攻明朝援军得时候,他又擅自撤离。

   搞的自己现在无论面对鞑清,还是大明都里外不是人。

   不过好在,辽阳换了主人。

   并没有过分计较于他的过失。

   但吴三桂,并不觉得这是好事。

   只不过鞑清需要他的力量,不敢轻易得罪他罢了。

   明朝对于辽东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形式上来看,以鞑清的力量,再想取得在崇祯年间不断地胜利,似乎已经不太可能。

   并且,很有可能在近一段时间,主动进攻辽东,彻底平定辽东的祸『乱』。

   吴三桂不得不为未来考虑,不求富贵,至少也能在辽东风起云涌的局面下,能够活命。

   在腊月的时候,吴三桂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和锦州的辽东巡抚袁枢接触。

   看着吴三桂发来信,袁枢也只想笑。

   “信上说什么了?有这么好笑么?”

   阎应元吃着正常放盐的菜,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许多,袁枢那笑的惨样,让他很纳闷。

   呷了口酒,舒坦。

   袁枢把信交给阎应元看,后者接过信,审视了一遍,又还了回去。“吴三桂想不开啊,放着鞑子的王爷不做,又想回来了?”

   “谁知道呢,话说回家,鞑子要是封你做王爷,你投不投鞑子?”

   “我啊。”阎应元躲了躲,脸『色』依然不变。“莫说王爷了,就算封我当他们的皇帝……也不干。”

   袁枢笑点是真低,又被阎应元这面瘫给逗笑了,鞑清就算再颓废也不可能封一个汉人当他们的皇帝……真有趣。“为何?”

   “当他们的皇帝,还得净身,不干……”

   “哈哈……”袁枢继续笑。

   笑完之后,也不得不思考给吴三桂的回复了。

   作为一个叛臣,圣上肯定是容不得的,投不投降,都是得死。

   要不然,如何对得起那些为大明舍生取义的烈士。

   虽然接受吴三桂的投降,短时间内看来,会让局面更向大明有利的一方面发展。

   但长远的来看,会在一定程度上挫败明军对于汉『奸』的痛恨程度。

   投降鞑子,开关放鞑,这样的事情,如果可以当做没发生过,朝廷的颜面何在。

   这一点,吴三桂自己也清楚,他来信,也只是试探袁枢的口风。

   寻找哪怕一丝,重新返回明廷的可能『性』。

   这样的事情,袁枢不敢断,即刻把信原封不动的进奏朝廷。

   七天之后,袁枢接到了朝廷的回复。

   “间之。”

   就俩字。

   袁枢拍手大笑,他真和圣上想到一块去了,没错,这样好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一方面不能容忍吴三桂不干净的事实,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

   奋笔疾书,给了吴三桂答复。

   ……

   抚顺城外。

   夏国相看着自己岳父的脸『色』不太好。

   “那袁枢怎么说?”

   “不是袁枢怎么说,这是明廷的意思。”吴三桂冷言道。“明廷让咱们拿下多尔衮的人头,方才允许咱们复归汉地……”

   “这也太……”夏国相失声道。“多尔衮毕竟是清廷的摄政王,远在辽阳,也自然有重兵保护,若非力克辽阳,根本无法动的了多尔衮。”

   “更何况,多尔衮心计颇重,怕是已经对咱们有所防范,更加难以下手。”

   “呵……”吴三桂听着,不禁有些自嘲,明廷这样的要求,甚至比直接拒绝他更让他难受。

   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清廷混,还是铤而走险的按照明廷的意思,去搞掉多尔衮。

   现在成了吴三桂,不得不斟酌的一件事。

   ……

   除了吴三桂的事情。

   广宁城也被袁枢所接收。

   忠明军,作为一支私人的贩奴武装,目前来看还是对得起他们的名号。

   做的事情,体现出了一定的爱国水准。

   当然在袁枢看来,并非单纯的爱国,只是以爱国为旗号,一方面能够背靠大明这颗大树,另一方面可以用大明作为旗号,形成一股号召力,汇聚在草原上的汉人力量,来扩充自己的实力。

   就比方说,在深入了解之后。

   袁枢发现,草原上形成的私人武装,并不止限于吴文义的忠明军。

   还有好几股力量,护明军,卫明营,保明军……这样的取名并不罕见,已经烂大街了。

   你能说他们通通都是因为爱国情怀而组建的私人武装么……不,现在不可能。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山寨货,忽悠那些涉世未深的淘金者,让他们觉得加入的势力,有着官方的支持……

   但实际上,这些势力,在把蒙古各部搞的鸡犬不宁的同时,相互之间还有些矛盾。

   譬如,在地盘,和抓捕奴隶上的分歧,让他们相互之间也有过很多次摩擦和争斗。

   吴文义就是在几次争斗之后,落了下风,被排挤到了草原的边界地方,正巧听说辽东官军和鞑清在寻战,才浑水『摸』鱼袭了广宁。

   说起来,这吴文义还是挺有眼光的,拿了广宁后,还知道向朝廷示好。

   主动献城。

   并且和袁枢搭上关系。

   实际上,大概是想着利用朝廷的支持,以打击草原上其他汉人捕奴队的势力罢了。

   .

  喜欢北明不南渡请大家收藏:(www.xs4.cc)北明不南渡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