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藩王

第142章 宁王安静必有妖

回到明朝当藩王 老刑 2188 2024-05-30 14:24

  寻常百姓,还在寻味过年的味道。

   军营中的将士们,则已经秣兵历马,准备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北伐。

   “听说了么,此次由蓝玉将军挂帅!也是咱们明军的第三任大将军!”

   “徐大将军赶走了王保保,两人惺惺相惜!”

   “冯胜将军让我大明耀武扬威,终于到了蓝玉将军的时代了!”

   士兵们心中有不安,也带着一丝兴奋。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而他们则会努力让自己变成胜利者!

   “你们这群臭小子,不好生操练,在这跟妇人一样嚼舌头?”

   蓝玉罕见地来到军营。

   他的兵法,继承了姐夫常遇春的势如猛虎。

   他的士兵,则会像豺狼虎豹般撕碎敌人。

   “老子知道你们害怕!”

   蓝玉大喝道:“去年,冯胜将军带着咱们打到了纳哈出!”

   “结果这帮兔崽子反水,导致濮英将军遇难!”

   “你们害怕稳健的冯胜走了以后,我蓝玉会不会失败!”

   “咱在奉天殿上,得太子与宁王举荐为帅!”

   “咱发誓,此次北伐,不破蒙元,誓不回还!”

   蓝玉这般决心,让军营众人,一个个热血沸腾。

   “不破蒙元,誓不回还!”

   锦衣卫暗中将此记录,尽数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老朱抚须轻笑,“咱之前就看好蓝玉!天德他们故去后,能打战役的人,可谓是越来越少。”

   朱标则碎碎念道:“若不是十七弟举荐,父皇说不定还要让蓝玉做冷板凳呢!”

   老朱气恼,冷哼道:“蓝玉是块美玉,但需要雕琢!”

   “咱让他在常遇春和徐达麾下效命,就是让他成长学习!”

   “就像此番,咱让老四跟着他一样!老四学会了他的兵法,以后定能为你拱卫边疆!”

   听闻此言,朱标皱眉不语,他听到过不少关于燕王的风言风语。

   尤其是这个四弟,在北平并没有结交权贵,反而与读书人结交甚密。

   燕王的美名,在北平流传已久。

   北平知燕王,而不知朝廷!

   对于中央集权而言,可并非什么好事。

   “这些时日,老十七可老实啊?”

   老朱开口,打断了朱标的思绪。

   提起十七弟,朱标脸上泛起一丝笑容。

   以往他与朱樉,朱棡,朱棣等人也是这等纯真的兄弟情。

   时过境迁后,兄弟情,总会被君臣之别取代。

   “至少老四的眼里,我看不到老十七的纯真!”

   朱标笑道:“父皇,十七弟已经为大军筹集了足够的粮草!听闻这些时日,一直在府上聆听方孝孺的教诲。”

   提起方孝孺,老朱微微皱眉。

   他留下这位读书种子,是要让他教化天下忠君爱国。

   可治国之策,并非这位耿直之人所擅长。

   老朱生怕自家聪明伶俐的老十七,被方孝孺教育成同款榆木脑袋。

   “这小子若是老实了,咱的儿子岂不都变成了无趣之人?”

   老朱闻言,赶紧说道:“标儿,将折子丢给内阁!跟着咱去宁王府,看看老十七!”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当即出宫,直奔宁王府而去。

   ——

   宁王府。

   方孝孺叫苦不迭,他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戒尺,分明是教书先生的身份。

   可台下的学生,却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丝毫不给他这个老师面子。

   “听殿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方孝孺头大如斗,姚小五的案子他也已经听说。

   身为读书人,他始终认为皇上杀孽太重。

   谁知朱权却告诉他,皇帝杀得好。

   “一味仁慈宽恕,并不能换来百姓与官员的敬畏。”

   朱权侧卧在地,笑道:“诸葛武侯执掌蜀汉政权,少有大赦之举,蜀汉却一直国富民强。”

   “至于其死后,刘禅多行赦免凡人之举,反而让蜀国百姓不敬律法!”

   “父皇此举,杀一儆百,从根本上杜绝那些想要拿前朝弊端作文章的混蛋!”

   方孝孺这才明白,书中的满口仁义道德,最后还是要输给杀伐果断的阴谋阳谋。

   “你是一块美玉,宋濂对你打破了品德,至于能力,便交给詹徽和李善长吧。”

   朱权笑道:“本王闲来无事,也会给你开开小灶。”

   方孝孺躬身行了个弟子礼,对宁王心服口服。

   铁铉则在一旁认真聆听,宁王殿下年纪不大,却总是能说出惊人之语。

   看似闹了兵部和刑部,却正符合皇上的心思,他早就想要敲打这两部的官员。

   至于蒙元弊病,若是姚小五一案,朝廷不闻不问。

   天下不知多少百姓,还要被这等陋习所迫害。

   如今天下皆知,洪武大帝光复汉地,恢复汉制,中原百姓从此站起来了!

   “殿下!他来了!”

   张三丰负责防风,赶紧对着朱权提醒。

   “父皇果然来了!”

   朱权狡黠一笑,赶紧吩咐道:“方先生!赶快将你那些狗屁言论说出来!说的越大声越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