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第16章 杜昭有话必问

  天亮了。

   喧嚣了一整个晚上的山头,已复归平静。

   山贼老巢的山寨中,同样寂静一片。

   直至天亮为止,也没有一个山贼返回。

   所以偌大一个山寨中。

   就只有杜昭、徐夫人,以及李安三个人。

   大当家的房间中。

   三个火盆中的火焰已经弱了下去,仅余一点火星,还冒着丝丝缕缕的烟雾。

   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斜斜透射进来,播撒在杜昭和徐夫人身上,两人都感觉很暖和。

   此时,徐夫人仰卧在床铺上,盖着被子,阳光播撒在她那脸蛋上,显得很白。

   杜昭则坐在床沿,侧头看着她。

   “夫人,昨晚的事……”杜昭显得有些木讷,两手搁在腿上,无处安放。

   “杜公子,妾现在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也很饿……公子,催催你那随从吧。”徐夫人一脸镇定,说的是先前杜昭吩咐李安准备早餐的事。

   但实际上,她脸颊已然发烫。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太阳晒的。

   “李安,李安,快点!”杜超转头看向窗外,扯起嗓子大喊。

   “公子马上就好……”隐约传来李安的回应。

   杜昭回头,看着徐夫人,迟疑一瞬,又说道:“夫人,昨天晚上的事……”

   “杜公子的救命之恩,妾铭感五内,若不是因为杜公子及时赶到,妾……恐怕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吧。”

   “呃……”杜昭懵了。

   他心里纳闷。

   明明是他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徐夫人怎么还反过来感谢他呢?

   他心里不解。

   于是张嘴欲问。

   躺在床上的徐夫人,见此赶紧先一步开口:“对了,杜公子是如何寻到此处的呢?”

   “是这样的……”

   当即,杜昭便将昨晚的经过讲了一遍。

   徐夫人静静的听着。

   好不容易,杜昭刚刚讲完,李安就送来了早点。

   杜昭起身开门取早点去了。

   徐夫人则暗中松了口气。

   不一时,两人吃罢早点。

   徐夫人时刻关注着杜昭的神色,眼见杜昭又要发问,她立即起身,说道:“此处终究是贼窝,不便久待,就劳公子送妾回山庄吧。”

   “好!”

   ……

   回到山庄。

   杜昭直接把她送到内院门前。

   内院是徐夫人的居所。

   这时。

   杜昭终究抓住一个机会,问道:“夫人,昨晚之事,我心里有许多疑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杜公子!”

   徐夫人由两个丫鬟扶着,看似不疾不徐的叫住了杜昭。

   这小院门前,除了杜昭、徐夫人,以及徐夫人的丫鬟外,还有十余个山庄中的青衣壮汉。这些人听了杜昭和徐夫人的对话,都是一脸茫然,外加一丢丢探究之色。

   徐夫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却不知,她这声喊叫,看似不疾不徐,但在其他人听来,却颇具韵味,值得咂摸。

   于是乎。

   丫鬟、青衣壮汉们,皆齐刷刷转头看向徐夫人。

   徐夫人的脸颊刹那滚烫。

   不过,为了避免杜昭再“口出狂言”,她忍着心里的羞耻,立即说道:“杜公子昨晚仗义相救,我心里非常感激。不过,经过昨夜的颠簸之后,我神倦体乏,就请杜公子容我休息一会。待稍晚些的时候,我再当面感激公子的救命之恩。”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生怕杜昭听不明白。

   于是不由自主冲杜昭眨眼,疯狂暗示。

   ……

   谢天谢地!

   杜昭终于没再说话了。

   他似乎已经明白了。

   但……又似乎是茫然。

   于是,徐夫人转身走进内院大门,脚步略疾。

   脚步这一疾,就不可避免的扯到了伤处,她顿时一个趔趄,差点栽倒。

   “夫人……”丫鬟们忙上前搀扶。

   杜昭目送徐夫人进入内院。

   直至院门关闭,他才收回视线。

   他心里还奇怪,这徐夫人为何如此慌忙?

   “公子。”这时,李安凑上前来,一张瘦猴似的脸上戳满了诡异的笑容,“公子昨晚……嘿嘿嘿……”

   “住嘴!”

   “唔……”

   “昨晚的事不准再提。”杜昭目光灼灼。

   “公子?”

   “人家总归是女子,脸皮儿薄,外面要是有什么传言的话,让人家的脸往哪搁?总之,以后不许再提此事。”

   “是公子!”

   如果徐夫人还在此处,听见了杜昭方才这番话的话,她一定会情绪激动的说:“原来你还知道人家脸皮儿薄啊!”

   “走吧,我们先回房间等着。”杜昭看了眼内院的院门,举步离开。

   李安立即跟上。

   对于李安——

   杜昭今早上,就动用了“底牌”,查看了李安对他的忠心程度。杜昭之所以在那个时候查看,其实就是为了徐夫人的名声着想。若李安是个坏人,杜昭很有可能将之灭杀,避免徐夫人的名声受损。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李安头顶“十寸绿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