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随崔琰走进小院,在亭阁间见到了郑玄,
“学生刘备,拜见老师”
他行了一个拜师礼,拜伏于地,
可郑玄却久久也不曾回话,就这么四平八稳地坐着,目光煌煌地盯着他。
崔琰也不搭话,就这么立于一旁看着。
师不言,刘备自是不敢妄动,只能硬着头皮趴着,
一刻钟后,郑玄才出声道,“抬起头来”
刘备自无不应,目光清澈,带有敬意地看着郑玄,
“玄德可有什么志向?”
这问题让刘备为了难,实话实说吧!有些秘密又不能暴露,思虑了一瞬后,他选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回道:
“备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郑玄和崔琰心头一震,如此振聋发聩之言,他怎能张口就来?
“何为立心?”
“靖卫正道,缔造万民共同坚守之秩序”
“何为立命?”
“富民强民,让万民生而执掌己命,有梦可追”
“如何继绝学?”
“海纳百川,发扬百家之道,造福万民传于万世”
“何为开太平?”
“让世间人人如龙,成不朽不灭之基业,大汉……永昌”
他每答一言,郑玄的心头都是一震,脑海中有灵光伴随着浮动,他诸子之道的瓶颈竟然在此时有了松动,
他目光灼热,此子竟是我郑康成的福缘不成?
郑玄沉吟,面色犹豫了一会儿后,目光彻底一定,起身呼喝道,“刘备”
“学生在”
他随即解下了腰间束着的君子剑,递向了刘备,“从今日起,你便是我郑康成的亲传弟子了,以后你之一言一行,均是我的态度,你可记下了?”
刘备双手举过头顶,接下了郑玄的短剑,“学生~必不堕老师声名”
亲传弟子啊!刘备惊喜得都要蹦起来了,这意味着以后,无论他作出任何决定,不管对与错,都有老师郑玄在给他背锅,
亲传可不同于普通入室弟子,代表的是师者的法与道,也就是说,郑玄传道也许对其他弟子会有所保留,但唯独只对他倾囊相授,
他以后不仅是郑玄衣钵的第一继承者,更是郑玄的话事人,郑玄所拥有的的一切,乃至人脉,都将由他全部继承。
崔琰在一旁看着,心里酸酸的,这小子的福缘,让人嫉妒啊!
……
另一头,
刘安已经自忖风雅地走进了刘府,
“小安,你闪到腰了?怎么走路像一只螃蟹一样”
闻听管家此言,刘安一步没踏稳,差点一个踉跄摔成狗吃屎,螃蟹?我这叫风雅你知道吗?没文化,
他心间吐槽着,此刻觉得没有受过少爷言传身教的其他人,说话都无比的粗鄙,哪像自己深得少爷真传,
一群大老粗。
“管家,老夫人呢?”
“在正堂呢,怎么啦?”
“有大喜事,你也跟着来,等下别让老夫人找不着你”
说罢,刘安便继续着自己的风雅,朝正堂走去,
管家一头雾水,但也跟着走了过去。
入得正堂,
刘母正和甘氏说着小话,
“刘安见过老夫人,见过少夫人”
两女瞧着他故作风雅,躬身作揖的模样,乐了,
“小安,你突然文绉绉的作甚?少爷呢?”
刘安慢条斯理地道,“禀老夫人,少爷如今正在郑大家府上,今晚怕是不回来了”
“郑大家府上?”
“是的,少爷现在已经拜郑大家为师”
拜郑大家为师?
两女惊愕,这……怎么可能?
“刘安,这可是真的?”,管家从后走近,急声追问,
“是真的,咱们涿郡的士族公子们都见到了,连公台先生也在场哩”
刘母浑身颤抖地站起身,拜经学大家为师,这代表作什么她无比清楚,
“管家,立刻备好拜师礼,要厚重”
“喏”
“刘安,你过来”,刘母招招手,示意刘安近前,
刘安以为老夫人要夸奖他,故作矜持地走近,心想我该怎么回复才能不失风度呢!
不想,刘母却是一把揪住他的耳朵,“死孩子,这样的大喜事你不早说,欠揍呢?”
“哎呀疼,老夫人我错了”
……
刘备这边,崔琰带着他走近了一间屋子,
二人推门走进屋内,
霎时间青光耀眼,雾霭蒙蒙,有昭昭正气充盈于屋内,让人心神荡漾,通体舒泰,
整个屋子都是暖洋洋的,如同置身在暖玉中,
刘备惊诧,仔细一瞧才发现,那团团青光竟是一卷卷书册,在散发着蒙蒙正气,弥漫于整个室内,
尼玛,他终于知晓为何士族要高筑台阁将书简禁于门墙内了,
这样的瑰宝,是我也贪呐!
“季珪兄,世间书简都是这般荧光灼灼吗?”
崔琰失笑,“那怎么可能?这些书简都是老师掺杂自身的浩然气誊抄的,其上浩然气厚重,足以保五百年不散,乃是传教授业之瑰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