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铸刚明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敏跨海袭倭 shuhaige.net

重铸刚明 青史昭昭 2104 2024-05-30 14:25

  朱由检心中的激动久久不能停歇。

   大明朝廷终于收复辽东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对建奴的下一步的动作了。

   很快五军都督府的众官员以及田尔耕、曹化淳都来到了武英殿。

   众人皆是一脸喜色,显然他们都已经得到了大明在辽东全胜,黄台吉带着数千残兵远遁朝鲜的消息了。

   建奴实在是给大明带来了太大的灾难。

   数十年前经过持续十数年的隆万大改革后,不端走下坡路的大明迎来了万历盛世,大明的财政大规模好转,同时还能支撑万历三大征,扫灭西南叛乱,剿灭倭国十数万人的入侵,抵御蒙古人入侵。

   大明完全就是中兴之势,然而就在这时,建州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竟然造反了,更可怕的是大明组织了十数万的精锐之师对努尔哈赤发动了剿灭。

   大明上上下下全都是信心满满,但是万万没想到,迎接大明竟然是惨烈无比的萨尔浒之战。

   以后十年时间,建奴步步紧逼,一直到拿下了大明在辽东的通知中心,辽阳城。

   大明更是一退再退,大明全是辽东,退到辽西走廊。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的辽东已经彻底糜烂了。

   又十年获取了!

   大明终于收复辽东!

   武英殿中见众人都是一脸兴奋,异口同声向朱由检表示祝贺,朱由检心中也更加高兴了。

   “此事确实是大喜事,当普天同庆!”

   “皇上,此次我大明杀伤建奴数万人,俘虏数万人,臣认为应当献俘太庙!”

   王加川出声反对:“皇上,臣以为此事不急,建奴奴酋现在已经逃到朝鲜,阿敏更是已经占据大部分朝鲜国土。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尽快稳定辽东,想办法跨过鸭绿江,前出朝鲜,不然一旦建奴彻底掌控朝鲜,建奴恐怕又算是死灰复燃了。”

   听到这话,朱由检也不由得点点头,“此事确实颇为重要,朝鲜的阿敏最近也是小动作频频。”

   顿时田尔耕连忙起身道:“皇上所言甚是,阿敏也是极为狡猾。

   就在半个时辰前锦衣卫传来消息,两日前天刚蒙蒙亮,建奴趁着我大明水师回济州岛修整之时。

   他们竟然乘坐朝鲜的众多渔船离开朝鲜,登上了倭国的对马岛。

   足足数千女真人登陆,岛上的万余倭人根本就是猝不及防,短短两个时辰建奴就拿下了对马岛。

   拿下对马岛之后,建奴军队一方面开始大规模的向对马岛移动,另一方面开始向更东边的倭国登陆。

   而这一切竟然就在一日内完成。

   按照我大明水师之前的轮换计划,留给建奴的时间是有三日时间的,但是这次因为釜山缺乏药草,此次大明水师提前一天回到釜山周围。

   但也给了建奴两日的时间。

   虽然最终我大明阻止了建奴的动作,但两日时间建奴也已经有三万人登陆倭国。

   阿敏也已经不在朝鲜了。”

   王加川大惊,“怎么回事?旱鸭子的建奴怎么会想到去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凭借着朝鲜的小渔船他们竟然能够顺利前往倭国?

   不过,建奴这是要向倭国逃窜?

   难道阿敏还要在倭国建立一番事业不成?他那三万人恐怕不太够吧,倭国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王将军,恐怕就是如此了,阿敏攻打朝鲜之时就在大规模搜刮朝鲜渔船,前前后后也有数千艘小船,短时间内要运送万人并不困难。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节,朝鲜与倭国之间的海域倒是风平浪静,想要到达倭国仅仅凭借渔船足够了。”,孙传庭显然是对余对马海峡还是有些了解的。

   兵部尚书李若链大惊,“难道这建奴是想要放弃朝鲜了。

   是啊,此次阿敏攻打汉城之时根本就对朝鲜无动于衷,完全不像是要完全统治朝鲜。

   这阿敏确实是一个有胆略之人啊!”

   “皇上,绝对不能让这阿敏如此顺利的逃往倭国。

   此次建奴攻打朝鲜建奴虽然损失不小,现在剩下的兵力恐怕也不过六七万人,即便是加上还在鸭绿江边的黄台吉、多尔衮的一万残兵也完全不是我大明的对手。

   面对我大明数十万大军他们留在朝鲜自然是笼中之鸟,其灭亡之日已不远矣!

   现在若是让他们跑到倭国,阿敏这恐怕真的是死中求活了,这是一线生机啊。

   我大明总不能直接出兵倭国吧。”

   “哼,又如何不行!”,听到这话王加川心里颇为不乐意。

   顿时他们又开始对大明能否征倭争吵起来。

   朱由检不由得轻轻咳凑一声,众人顿时安静下来,聆听圣训。

   “现在还不是讨论征不征倭国的问题时候,就算现在建奴趁着我大明水师疏忽之时,送了三万人到倭国。

   但是现在我大明水师已经掌控了对马海峡,他这三万人不过是无根之屏,难有什么大作为。

   朕不着急。

   我等当务之急还是处理辽东,维持辽东稳定。如此才能尽快出动大军进入朝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