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要小看医家对于天下医者的影响力啊
“什么?竟有如此严重?”
章台宫中,子楚看到报信的秦锐士将领呈上来的统计着感染者人数的奏章,忍不住大惊失色。
足足数万的患者,不仅是函谷关,也间接影响到了周边的一些地区,百姓中患病的也不在少数,况且这还是只统计了人,牛羊、战马、驴子和骡子这些牲畜还不在统计范围之中。
更别提直接和间接造成的其他损失。
前几日吕不韦递来的奏章也是提过这件事的,只不过当时规模还不大,只是寥寥提了几笔,君臣二人都没当回事。
未曾想经过几天的发酵,疫病竟然已经到了如此恐怖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是的,这只是粗浅的估计,我们离开函谷关前,吴卿和吕相组织了再一次的筛查,预计人数要比这个数字更大一些。”将领说道。
子楚本来思绪繁杂,却被将领的话吸引住。
“吴驹?他在函谷关里?”
“是的,据说是孙隐封锁了函谷关外所有郡,并采取据城不出,严防死守的策略,不允许任何人通行,于是吴卿便留在了函谷关中,现在已经接手了防控和治疗疫病之事。”
“太好了!”
子楚不由得拍案叫好。
他刚才只是看到奏章上一大串的数字,并未注意到后面吕不韦也禀报了此事,但这个消息给他吃了个定心丸一般,令他长舒一口气。
那可是医家魁首、当世第一医者、岐黄圣手啊!
这一连串的名号可不仅仅的虚名罢了。
它代表着的是巨大的号召力和通玄的医术。
子楚现在非常激动,让吴驹和吕不韦等人一同前往函谷关果然没错。
有吴驹在,何愁疫病不止?
“一定要全力配合吴驹!告诉吕不韦,不要顾及合纵之事,如果强行应战而不顾疫病之乱,那我们就彻底丧失了与六国博弈的资本。”激动完,子楚喘了几口粗气,冷静下来,认真嘱咐道。
“明白。”将领点点头。
“函谷关内的军医应该不够用吧?药材也远远不够。”子楚很快想到了这两个要点。
将领答道:“我们离开的时候,吴卿也派了人前往医家求援,很快就会有大批医者驰援函谷关,至于药材……”
“药材由我秦国一力承担!”子楚大手一挥说道。
他这一块还是要负责的,吴驹愿意接手疫病之事已经让他很感激了,怎么可能让医家和吴驹来承担药材的支出。
这时,蒙毅入了殿。
“大王,陆绍友陆舵主求见。”蒙毅说道。
“他也是为了疫病一事吧。”子楚说:“让他进来。”
“好。”蒙毅点点头。
“属下先行告退。”将领拱手。
“好,舟车劳顿,爱卿先去休息吧。”子楚说道。
将领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不一会,陆绍友入殿。
“拜见大王!”陆绍友作揖。
“平身吧。”子楚说道。
“在下此次入宫,乃是奉吴卿之命,前来与大王商洽疫病之事。”陆绍友说道。
“说吧,吴驹需要什么?”子楚说道。
“据说其他物资已经附在吕相的奏章上了,在下也就不多说了,就只说最重要的部分,药材,这是所需药材的清单。”陆绍友将一张清单递上。
治愈这么大规模的疫病,所需的药材是巨量的,采买,调动,运输,全都是问题,这就是吴驹让一部分魁首近卫去找陆绍友,让陆绍友来和子楚接洽的原因。
子楚接过清单,随便扫了一眼,便想都没想的说道:“好,这些药材寡人会命人尽快送往函谷关。”
此言一出,陆绍友不由得动容。
无论子楚是为了兵士的安危还是为了抵御合纵,他这毫不犹豫的态度着实让陆绍友有些感慨。
还是那句话,论仁义,论爱民如子,秦国历代君王,和天下诸侯,无一人比子楚做得好。
“多谢大王。”陆绍友由衷的拱手,以表达敬意。
“是寡人该谢你们才对,若无你们,函谷关与秦国危矣!”子楚神色肃穆而诚恳的说道。
在结束和陆绍友的商讨后,陆绍友离开。
随之,子楚召集群臣议论了此事。
而后。
一道道命令自章台宫发出,秦国这台庞大的机器瞬间运转起来,大量的药材被以国家名义采购,大量的医者被征调前往函谷关。
……
咸阳城的一间医馆中,身为师徒俩的两个医者接到了陆绍友以医家和秦国共同发布的通知。
“函谷关瘟疫危急,大王和吴卿征调秦国所有医者……”老医者喃喃自语。
如果吴驹在这,定能认出这个医馆就是当初老于带着他妻子求诊的那一间,师徒二人也正是当初的老医者和年轻医者。
“师父,我们要去吗?”年轻医者问道。
“当然!”老谷没有一丝犹豫。
……
数小时后,岐山。
苏长老也迎来了魁首近卫。
“函谷关出现了疫病,病患数万?”苏长老也不由感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