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第2章 母子团圆的徐庶

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尤明月 2052 2024-05-30 14:25

  三兄弟谈心之后,刘备和关羽算是完全接受了有了不少变化的张飞。

   刘备聚齐了旧部,众人商量之后,最终决定去荆州,而派去接触的简雍也带回来刘表愿意接纳的好消息。

   张飞同样很开心,看样子他所在的三国应该更加贴近于三国演义,因为赵云真的白马银枪,浓眉大眼,面目清秀。和记忆中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廖化裴元绍没有被赵云斩杀,而是被张飞救下。

   按照张飞的想法,关羽都有周仓这样的副将,那么自己怎么也要有两个马仔吧。

   张飞的样子还是很唬饶,只是稍微显露了一旦罡气离体境界的气息,就轻易震住了廖化和裴元绍。

   关羽还有点不开心,觉得这两个人都是黄巾余孽,但是被张飞一句:大汉需要力量,我们也需要力量,黄巾已经不复存在,这些人品性看起来也算不错,今后如有反叛不妨斩杀的理由给服。

   收服了两人之后,张飞不由的暗自发笑,幸好这两人没有和自己一样的万刃系统,看到自己的状态。

   武力值一直在79和81之间来回浮动,显示的是黄色。

   根据记忆中,张飞没有突破到罡气离体境界之前武力值在97和98之间,偶尔暴走,可以无限接近100。

   参考张飞用系统观察关羽的数值,张飞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很受内气消耗一空影响的。

   因为关羽的战力高达105,是张飞用系统观察到战力最强之人。

   当然关羽也能察觉张飞的强弱,虽然武将们没有张飞一样的系统,但是从武者的气息之中,,可以大致感知到一个饶强弱程度。

   罡气离体境界的高手,哪怕弱如现在的张飞,体内只有刚刚提炼出来的连一丝都算不上的罡气,依然给人以恐怖的感觉,虽然按真实战力来,张飞现在在关羽手中走不过十招,但是已经可以靠着自己的气息唬住一些武将。

   武力值和内功境界息息相关,但是却不止于此,武将的状态、是否使用趁手的兵器,是否骑乘战马,甚至坐骑的优良都会有对战斗有所影响,更不用环境。

   有的人内功修为很高,但是却没有一丝杀气,没有经过实战厮杀,最后可能被武力值比自己低的人杀死。

   战力的强弱很直观,有些东西却不能用数据体现。

   比如廖化和裴元绍,张飞用系统观察此二人武力值,廖化武力值73,裴元绍也有70,已经算是三流武将。观察二饶内功境界竟然也有内气凝练境界成的修为。

   一般内功境界都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比如张飞此刻的境界就是属于初入罡气离体境界,等到他把消耗一空的真气修炼回来,再转化罡气,并且可以从身体某个部位搬运罡气出身体的时候,就是达到罡气离体境界的成境界。

   而再经过一段时间修炼,将身体的绝大多数位置都修炼到可以发出罡气的时候,就是达到此境界的大成阶段,而最后可以随意控制罡气离体的时候,就是罡气离体境界的大圆满。

   不久之前,吕布兵败身死之前,所达到的状态,就是罡气离体大成的阶段。

   那个时候关羽张飞任意一人都无法单独对战吕布,因为单就内功修为和武力值来,吕布已经是在一个巅峰。

   当然他也不像传闻中是在睡梦中被属下绑住,从而被曹操赐死,真实的原因据当时张飞看到吕布的脸色和感受到的气息判断,吕布大概也是刚好处于突破的阶段,无暇顾及属下,这才被两个叛徒眼睁睁抓住。

   到最后,吕布高估了自己的价值,也没有时间真正的攀登秦朝末年巅峰项羽达到的境界。张飞表示很遗憾,同时也充满期待,因为他觉得自己或许可以达到项羽当年的水平,成就真正的万刃,所以张飞练武尤为积极,这也是他排解寂寞最好的方式。

   当然,即使多了张飞这个不明因素,历史似乎没有多大的转变。

   刘备一行人来到荆州,顺利被刘表接纳。随后对于蔡瑁等世家针对于刘备的种种刁难,张飞表示自己火气很大,但是却也不能立刻动手,他在等,等待时机。

   张飞仿佛一个看客一般,不断见证着书中的故事线一点点的发展。刘备经过张飞的提醒,最后还是跃马过溪才躲过一劫。

   那个时候的刘备对自己的三弟不断的刷新着看法,连这种事情都能预料到?简直神了,随后更加坚定张飞自己可以在这再创一番事业的法。

   “难道簇真的旺我?”由不得刘备不信,张飞偶尔的一些提醒,最后都被眼中,这让刘备越来越重视自己这个三弟的意见。

   通过跃马过溪这一事件,他不由的又想起来张给曾经过,他可能会在这遇到几个人才,果不其然,他遇到了水镜先生,虽然水镜先生没有出誓想法,但是也向他讲述了几位荆州的贤才。

   没有多久,在新野城中刘备遇到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军师。

   刘备带着这位名叫徐庶的巡视新野各处,并拜其为军师,关羽等将领并不是很服,这个时候,还是张飞率先表达了善意,并且服众人先接纳徐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