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赵匡胤要谋反

第101章 老臣后悔了

开局赵匡胤要谋反 鹤亥磊 2081 2024-05-30 14:26

  早朝之后,郭荣把所有够级别的武将都留下了。

   “朕不日即将御驾亲征,开封城这边要做一番安排,韩爱卿戍边,侍卫司都指挥使位置空缺,暂时由韩通统领,曹彬升侍卫司副都指挥使。”

   众位武将这才知道,郭荣当初把曹彬贬官的目的,敢情就是等着今天换掉韩令坤的。

   那么,韩令坤到底做了什么让郭荣不满意的事情呢?

   还真有,郭荣前一阵子让他探查道门宗师陈抟和麻衣道者的行踪和消息,结果韩令坤迟迟没能报上来。

   还是郭荣通过其他渠道得知,麻衣道者还在华山,但陈抟却已经悄悄下山,目前行踪不明。

   陈抟在道门那可是执牛耳的人物,他一旦有动作,郭荣是必须要重视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是韩令坤失职了。

   失职就要受到处罚。

   曹彬正好就补了上来,而且韩通也只给了代统领侍卫司的权力,这都指挥使的位置究竟是谁的,还真不好说。

   其实,这是郭荣准备留给郭宗训来任命的。

   自知命不久矣之后,郭荣就开始不动声色的做着一系列的安排,他想给儿子留下一个稳固的江山。

   首先要做的就是击败辽国,这是大周国周围目前实力最强大的敌人。

   收复燕云,把辽人赶出山海关之后,如果郭荣还有时间的话,他打算直接挥师向西直接扑灭北汉。

   如果运气再好一点,他还能活更久……

   郭荣现在想做的事情很多,太医郭万彻已经调到他的身边,每次郭万彻给他治疗,就只有李同介在旁边伺候,再无第四个人知道。

   郭荣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自己这一出去就回不来的准备了。

   所以,郭荣对于郭宗训在开封城的一些动作,采取了最大限度的信任和放任,整个国家都要交给训儿了,搞这点儿小事情,真就不算什么。

   魏仁浦原先就是中书令,这回也给了相位,大周国首次出现了三个宰相并列朝堂的情况。

   赵匡胤、李重进、张永德和岳飞,肯定是要随军出征的。

   京城中手里有军队的武将就剩下石守信、韩通和曹彬。

   “朕御驾亲征,太子监国,侍卫司以及殿前司留守兵将,全部归太子辖制,汝等三人务必听从太子号令。”

   就连有资格旁听的三位宰相都吓了一跳,皇上这是怎么了,直接给了太子如此大的权力。

   郭荣这岂止是给了郭宗训很大的权力,这是恨不得能当面把皇位都传给他,父皇替你扫清四夷不臣,训儿你安心的做大周的皇帝吧。

   “臣遵旨。”

   曹彬没在,石守信和韩通出列叩头领旨。

   “朕御驾亲征,岳飞为先锋,领兵五万,赵匡胤为左路大将军,领兵十万,张永德为右路大将军,领兵十万,李爱卿随朕一起坐镇中军,统兵二十万,王审琦统兵十万作为后军,专司军需粮草。”

   “臣等遵旨。”

   “另外,太子创立的医护营在军中正式立番,首任医护营总医官由郭太医担任,朕强调一遍,医护营不但是救死扶伤减少军卒死伤的场所,更是稳定军心甚至激励士气的重要所在,诸位切不可忽视。”

   “臣等遵旨。”

   “匠作监匠人所目前正在全力赶制一批器具,韩通,你目前的职责就是给朕看好那里,如有泄露,朕定斩不饶。”

   “臣遵旨。”

   “三位宰相,既然太子已立,那么,朝堂之上,无论大事小情都必须让太子知晓,太子有议政权责,太子的意见,三位爱卿无论反对还是支持,都要给太子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曹王可以听政,但没有议政权责。”

   “臣等遵旨。”

   一道道旨意从郭荣的口中不断说出,在场的文武大佬们就想不明白了,不就是立了个太子吗,皇上至于这么大张旗鼓大动干戈的弄出这许多的事情吗?

   立太子是正事儿,皇上御驾亲征之后一切都听太子的,也是正事儿。

   先锋官、左右路大将军,后军镇军都任命了,兵甲粮草都已经齐备了。

   问题是,皇上您御驾亲征到底是打哪儿啊?

   打北汉还是打辽国……郭荣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目标。

   “至于到底打北汉还是打辽国,朕还在考量,现在两国的使团都在开封,都是来议和的,辽国那边朕派了吕端去谈,北汉这边暂时没人,不过也不急,朕有足够的耐心等着他们拿出最终的底牌来。”

   “皇上圣明。”

   郭荣的这一些列安排十分迅速的传递了下去,岳飞一下成了前部正印先锋官,这可是攻城拔寨抢军功的好活儿。

   周国现在,无论是打周边哪个国家,这先锋官的差事,那都是抢着干。

   为啥呢,以周国目前的军力,打哪儿都有底气,除了辽国和吐蕃难啃一些,其余的,难度系数都是中等。

   当然了,带兵的主将肯定不能是赵二那样的饭桶,赵二带兵,跟谁打那必定会输给谁啊。

   “传吕卿家来见朕,众卿都退下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