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这个昏君不太昏

第四十八章 忠臣陈芝豹

  户部尚书还在那里汇报着数据,在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而且这是一个神奇的蝴蝶效应,如果灾情不加以控制,到时候灭亡明朝也只是多米诺骨牌传导的一张牌罢了。

   文武百官皆是为之动容。

   周延儒小声与钱谦益道:“其实我早知道有灾情,只是从没有想过这个灾情会如此严重。”

   钱谦益则看向了朱由检,此时他还在若无其事的拨弄指甲。

   “陛下!臣恳请陛下批准,筹借一笔钱去赈灾!”

   户部尚书严声道。

   朱由检手上拨弄指甲的动作停止,随后道:

   “那倒是!你要多少银两?”

   户部尚书思虑一番,似乎十分艰难道:“一百万两!”

   一百万两?什么概念?

   这些钱不是开玩笑,是很多很多的钱。

   朱由检尤然记得大明朝去年的财政收入不过300万两,这不是开玩笑吗?

   花财政三分之一的钱去赈灾?若是有钱还好,只是现在国库亏空,大明国库也拿不出余粮。

   朱由检自是大手一挥,让户部尚书下去。

   “这件事情,改日再议吧!”

   如是一说,群臣有些噎住。

   想来往常有人汇报这种事情,陛下也总会表现出一些忧国忧民的样子,象征性地拨款,现在好了,朱由检这样子看起来一点也没把赈灾、黎民百姓放在心上。

   这种行径,当真是可恶!

   才不管他们!文武百官的那副表情,朱由检看惯了,不以为意,他想开口说另一件事情。只是没轮到自己嘴巴张开。

   “陛下,微臣也有事启奏!”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跑了上来,真是一查接着一茬,没完没了。

   朱由检哀叹一声:“说!”

   兵部尚书道:“陛下,东北战事告急,皇太极蛮夷已经打到东州城,逼近锦州,锦州城危在旦夕!”

   这又是那一茬子事情?朱由检脑中迅速搜索。

   后金的实际上就是清朝。在历史上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创建的国家,为区别于金朝,称之为“后金”。历经两汗二十年,与明朝并立,是清朝的前身。

   这也是一个大麻烦。

   要知道唐宋元明清,明朝以后就是清朝,也就是这个后金!

   清朝哪位皇太极也是一位狠人,其不仅与崇祯朱由检一样好读书,更是以为饮马纵横的军事皇帝。

   难搞!

   难搞索性先不搞!

   朱由检这次话也没讲,一脸嫌弃和不耐烦,直接挥挥手让他下去。

   又是这样?文武百官将朱由检这幅昏庸君主的行径看在眼里,哪有像他这样当皇帝的,直接三不管了?

   这上朝上的还不如不上!

   周延儒愤懑不能言说,作为现在的内阁首辅,对于朱由检这番实在是有些无语。

   跨步抬腿上前,在周延儒右脚迈上半步的时候,朱由检直接开口道:“行了,这些事情不重要的就不要汇报了!”

   周延儒收起来自己的脚!

   不重要?百姓不重要?灾情不重要?战事兵防不重要?

   那什么重要?

   文武百官堪勘皱起眉头,当真是不知道朱由检心里在想什么。

   钱谦益悄悄与周延儒道:“你是当真不知道陛下在想什么?还是假的不知道?”

   周延儒惊奇:“什么叫做当真知道还是假的知道?”

   问出话,周延儒自己也想起来,前几日听手下小的无疑说过皇上在京城放下皇榜,说是要请天下第一道士上朝。

   不仅仅是上朝,还是当国师!

   这种事情简直荒唐,按照常理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做过这种事情。

   哪怕最是沉迷修仙的嘉靖也没有,他朱由检不会是想开山河吧!

   ……

   想到这里,周延儒脸色大变。

   ……

   “朕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朱由检索性也不坐着说话,坐着有些太累,直接站起来,而后道:

   “其实朕的事情比较重要!与诸位爱卿相比!”

   众位文武百官,此时目瞪口呆,什么事情会更加重要?

   所有人的目光向着朱由检看起,朱由检笑了笑道:

   “今日召见诸位,是朕要宣一位修士上朝!这可是一位修仙大能!”

   朱由检对着文武百官说道,挥手叫着王承恩,王承恩再向殿外走去。

   只见王承恩招呼一声,殿外立刻走进来一个仙风道骨的修士。

   仙风道骨的修士只是他们想想,实际上走进来的道士吓了众人一跳。

   十分雷人。

   穿得破破烂烂,看起来疯疯癫癫,手上的道袍烂、帽子烂、拂尘烂,就连手上的常见也是生锈的。

   还是烂!

   游云!名不见经传!

   朱由检今日所召见的就是他!。

   这下文武百官吵闹起来,朱由检这确定不是开玩笑,搞半天就是召见一个道士进来?

   又是修仙?

   这是什么事情?荒唐!简直太过荒唐了。

   所有人愤愤地想着,只有户部尚书陈志豹不小心说出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