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这个昏君不太昏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机边缘

  陈树没有答应于他!也没有直接拒绝他,给了他一个模棱两可的事情。陈树举目向着外面望去,那边无边无际,你能够看地平线,可你也只能够看到地平线。

   实际上现在陈树已经在自己的肩膀上感知到了巨大的压力。一种莫大的焦虑犹如一种力量猛地攻击陈树的心,让陈树有些心脏悸动的痛。

   “袁将军,您对农民起义怎么看?”

   陈树问道。

   袁崇焕几乎是一种几乎诧异的眼神看着陈树,因为从一个皇帝的口中,怎么会说出起义二字。

   陈树在一瞬间知道了自己的言语之失,便又改口道:

   “哦,我的意思是袁将军在陕西北部地区还有还有一些农民叛乱,这些叛乱,袁将军如何看待?”

   陈树思量的是内忧,是这些悸动的分子。

   不仅仅是皇太极,不仅仅是他们,在现在已经爆发了很多的农民起义。要知道在历史真正灭亡明朝的不是外敌,而是内在所存在的农民起义。要知道真正杀到紫禁城,让朱由检自挂东南枝的乃就是闯王李自成。

   当下其实已经是处于农民起义的高潮阶段,据陈树自己的了解,在天启时期,在陕西地区,就有起义。好像是叫做王二起义。

   历史上,明末时期明朝内外到处都是动乱,而王二起义是爆发于1627年(天启七年)七月,陕西关中渭北的一次农民起义。这算是明朝起义的一次序章,对于明朝而言十分重要。

   袁崇焕道:“陛下,臣并不负责陕北叛乱之事,但臣听闻陕北叛乱基本平顶,陕北地区这些年常乃旱灾,想来是因为如此,天降大旱,必有大乱,现在户部尚书已经名人下发救济粮,想来若是当地百姓有口饭吃,这叛乱定然不会长久,不久以后定然能够解决当地的问题。”

   “是!朕知道,可是朕担心的是这是权宜之计,要解决问题恐怕……”

   陈树沉默,他看向了边上一直站着的刀疤少年,喃喃道:

   “农民叛乱,农民为什么会叛乱?好端端的,一个农民放着自己的地不去种,为什么要叛乱!”

   刀疤少年安一轩想说什么,张着自己的小嘴终究还是放下了。

   陈树再一次沉默。

   袁崇焕同样沉默,他也知道这些都是权宜之计,可是现在好像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来。至于为什么农民要叛乱,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更不能够知道。

   其实为什么有叛乱,表面上是这些人心存叛乱之心,是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实际上因为农民吃不饱饭了,是这些农民活不下去,生存是人类的第一要义,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如此。拿起自己手里的武器去反抗那些压迫他的人。陈树在初中的时候想过一个问题,人类的发展历史,或许就是一个反抗压迫的历史。

   正是反抗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自然这只是陈树初中中二时期自以为是的观点。

   更加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是生产力的问题,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问题。

   明朝,现在,1629年算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这时也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封建社会的哀歌终究是要敲响的。

   封建社会贯穿着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斗争。作为这种斗争最高形式的农民起义战争,对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在

   历次农民战争中,封建王朝的统治机构或被削弱或被摧毁,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封建地主被镇压或逃亡,一些豪门贵族兼并的大量土地重新回到农民手中,使社会生产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

   新的封建统治阶级慑于农民起义战争的强大威力,被迫实行若干改良和让步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中国汉初的文景之治、唐初的贞观之治,都曾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减轻赋税和徭役,使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战争都给封建统治者以毁灭性打击,猛烈冲击封建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基础,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成长提供了条件。

   陈树如何也算是上过大学的人,他曾经在大学时期做过相关的论文研究,虽然大学论文研究实在熟于潦草,但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何况他本身也是一个农民。

   “启程向北吧!”

   陈树忽然说道。

   “是,陛下,我们回去吧!想来也是皇后娘娘定然是担心的。”

   封于修道,他以为皇上是厌倦了这样的行程,想要回去。

   陈树决然道:“谁告诉你,要回去的!朕的意思是去陕北,朕要亲眼看看陕北的农民叛乱!朕要亲自调查调查这民间叛乱背后的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袁将军立马阻止道:“陛下万万不可,陛下那地方可是现在仍旧兵荒马乱,实在是太危险了,若是在此处出了问题,陛下这可如何是好!”

   陈树摆手。

   “陛下,您不去南方了吗?您不是说去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