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13章 宴会上的争斗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2146 2024-05-30 14:26

  四月十六日,午时一刻。

   杨错随着安禄山一家来到了长安城外,一处名叫迎客亭的地方。

   在那里,意外见到了安禄山的兄长——安思顺。

   “兄长。”

   “义弟。”

   安禄山见到安思顺的一刻,就奔了上去。

   安思顺也是非常的高兴,主动迎接。

   弟兄俩大手交握,十分的激动。

   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安思顺是安思霖的伯父,然而他们却取同一个排行的名字。

   杨错站在他们的后面,忍不住偷笑,这两个大男人还挺热乎。

   就在此时,一个不速之客来了。

   有人嘲讽道:“两位都是统兵大将,怎么像小儿一般见面啼哭。”

   安思顺和安禄山同时看去,原来是哥舒翰。

   【哥舒翰,统帅90,武力87,智力58,政务46,魅力78,特技:铁壁。】

   不愧是历史上有数的名将,果然数值相当不错。

   杨错看完后,暗暗的点了点头。

   却引起安思霖的极大不满:“杨错,你到底是哪头的?”扭头看向杨错,眼神里满是恼怒。

   “我……我当然是你这边的。”杨错油腔滑调。

   “哼!”安思霖白了他一眼,直视前方,不再看他。

   杨错自讨没趣,只好当做无事发生。

   此时,只听安禄山没好气道:“我们这是兄弟见面,不像某些人连兄弟都没有,孤独到只会在女人的肚皮上跳舞。”

   哥舒翰的好色是出了名的。

   正是:世间唯有美酒与女人,不可辜负。

   哥舒翰也不甘示弱:“我是没兄弟,不像某些人是假兄弟。仗着老娘有几分姿色,爬上别人父亲的床。”

   安禄山和安思顺并非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而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堂兄弟。据说安禄山的母亲改嫁了安思顺父亲的哥哥安延偃,两人打小就关系亲密。

   这可就过分了啊!打人不打脸。

   安禄山气得拔出佩刀,叫道:“哥舒翰,你敢和老子单挑吗?”

   “哎呀,我还怕你不成。”哥舒翰也抽刀在手。

   眼看着两人就要火并,安思顺站了出来:“弟弟,今日毕竟是圣人下诏设宴,咱们不可闹事。”

   气糊涂的安禄山,哪管这些,叫道:“哥哥别管我,我要和这个狗东西大战三百回合。”

   哥舒翰也气得面色涨红:“狗贼,你莫猖狂。有胆就和我到一边去斗上几百回。”

   “斗便斗,还怕你不成。”

   安禄山甩脱安思顺的手,推开随后来阻止的安庆绪,冲向哥舒翰。

   哥舒翰也摆开架势,紧握钢刀。

   就在这时,有人高声道:“西平郡王、东平郡王,两位今日火气这么大,难道是在边疆待久了,有点不适应长安的祥和。”

   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让安禄山和哥舒翰同时住了手。

   杨错也觉得奇怪,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宦官服的中年男子骑在马上,已经微笑着翻身下马。

   “他是谁啊?”杨错好奇的低声问安思霖。

   “他是高力士,圣人身边最受宠的大宦官,统领着大唐最精锐的禁军白龙飞军。”安思霖小声介绍道。

   原来如此,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高力士。

   作为NPC一类的人物,难怪读不出任何的数据。

   高力士走到哥舒翰和安禄山面前,微笑着道:“怎么样?两位买老奴一个面子,暂时不要动手。否则搅乱了圣人设的接风宴,那可就不好,老母也不好回去交差。”

   安禄山收刀回鞘,叉手道:“高公公的面子,我不敢不买。但是哥舒翰用言语侮辱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哥舒翰也向高力士叉手,辩解道:“安家兄弟以多欺少,仗着人多就想欺负老将。”

   “你含血喷人!”

   “你信口胡说。”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高力士轻咳一声。

   立刻安静下来。

   高力士笑道:“多大点事儿,值得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毫无统边大将的风度。还是听老奴一句劝,好好的开席吧。”

   “是。”安禄山和哥舒翰互看一眼,尽管彼此不爽,还是忍下来。

   高力士又走到杨错面前,关心道:“公子的病好了吗?”

   “好了。”杨错叉手行礼,“有劳高公公惦记。”

   “欸,非是老奴关心,而是宫里的娘娘很关心公子的健康。今天见到公子身体康泰,老奴也就放心了,可以回去交差。”高力士笑道。

   “请公公代为转达,我对娘娘的谢意。”

   “好说,好说。”

   高力士转过身去,一言不发的走在前面。

   其他人只能一声不吭的跟着,赴宴。

   那里早就安排好了酒食和座位,高力士作为代表皇帝自然坐主座。

   关于上首座,却起了争议。

   安思顺道:“我是已故王将军旧将,论辈分理应坐上首座。”

   “不错,我哥是王将军身边的亲近之将。他还在的时候,你不过是区区的衙将。”安禄山随声附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