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200章 长远之计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2089 2024-05-30 14:26

  十五日,田神功率领陇右军进逼白马关。

   白马关乃是汉州与绵州之间的屏障,过了汉州就距成都仅数十里。

   田神功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成都满城惊悸。

   剑南军已无力再与田神功正面交锋,尽管白马关守将极度不愿,仍迫于无奈,也准备闭关死守。

   但出乎郭英乂的意料之外,田神功并没有进一步地举动,只是派遣了一名使者前往成都。

   成都,思环宫内。

   陇右军使者暂时离去后,宫内郭英乂等人皆默然思索着什么,半晌不语。

   “诸公如何看待此事?”郭英乂眉头紧蹙,沉声向臣属询问道。

   适才陇右军使者向郭英乂传递了一个颇令人惊诧地消息……

   杨错表示,愿意将阵亡的邓阳、崔群、宋思客等剑南将校的遗体奉还郭英乂,而且没有额外要求!

   “邓老将军他们为主公基业尽忠而死,理应善理身后之事。如今杨错既然愿意奉还尸身,我以为主公不必迟疑,即刻应允接受!”已从新都返回地老将吕崇沉声道。

   这几日,吕崇情绪颇为低落,人苍老了许多,原本花白的须发如今已近全白。

   当年一起在剑南道效命大唐的老兄弟,一个接一个地亡故,先是雷仝,现在又是邓阳。

   “父亲,吕老将军所言甚是!若不领回他们的尸身,必会令军中将士寒心!”郭嘉珍接口说道。

   兵败扶州半年多来,郭嘉珍已跟以往判若两人,行事沉稳得多。

   其余文武也纷纷出言附和吕崇之议,只有刘展、岑参等寥寥几人面现忧色,但在如此情形之下,却又不便提出异议。

   郭英乂见大势如此,便命人再召陇右军使者来见,表示“感激杨将军仁义之举”,并请其早日奉还阵亡将校遗体,以便殓葬入土。

   散议之后,刘展面色凝重地步离思环宫。

   正待搭车离去,却突然被郑鸿渐叫住,并请入他的车马中。

   “刘将军,今日观你模样,似对杨错奉还邓老将军他们尸身之事有所异议。”郑鸿渐盯着刘展,沉声询问道。

   刘展叹了口气,点头说道:“郑公也看出来了。杨错此举内藏极大玄机,偏偏却又令人无可提防……”

   “还请将军详言……”

   “邓老将军与梁将军水军大败之事,如果被领内士族百姓知道,必定动摇主公根基。正因如此,我才劝谏主公封锁此消息。”刘展叹气说道,“但杨错奉还邓老将军等人的遗体之后,此消息恐怕再也封锁不住。如我所料不差,杨错必会大张旗鼓,不闹的满城风雨怕不会甘休。”

   郑鸿渐无奈点头说道:“将军所言甚是,此事是否有应对之策?”

   “难!”刘展沉吟许久,只说一个字。

   十八日,一众阵亡剑南将校的尸身被隆重装殓后,送返郭英乂领内。

   但遗体的送返是按照阵亡者的身份,分批次完成。

   统兵大将邓阳的遗体由陇右军过鹿头关,登船从水路先期送还。

   第二批崔群、宋思客、朱翔、梁无忌的遗体,则是走陆路,经德阳、金堂、新都一路送抵成都。

   第三批其余阵亡将校的遗体,亦走陆路送返,但时间稍迟两天。

   待这三批阵亡将校的遗体全部送返成都时,郭英乂军再次惨败龙州、并丢失绵州的消息已确定无疑地传遍剑南各地。

   尤其郭英乂治下最富有的三个州,更是蜚语重生、流言不断,民心大乱。

   对这一切,郑鸿渐、刘展等有识之士虽然清楚,但却又无可奈何。

   邓阳、崔群等阵亡将校皆是剑南的功勋之臣,素有名望。

   杨错奉还他们遗体的举动,可赢得剑南军民之心,却又令人看不出其背后隐藏的深意。

   二十日,李皋携哥舒曜、萧复二人来到油绛县。

   李皋此来,有三件事。

   其一,带来了朝廷对大胜剑南军、夺取绵州的诸位功臣的嘉赏。

   其二,朝廷已决定了新任绵州刺史的人选。

   由田神功暂代绵州刺史,萧复调任绵州长史。

   在担任狄道县令期间,萧复政绩卓着异常,安定县治,兴休水利、整顿农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将狄道治理得井井有条。

   县中百姓无不对其交口称赞。

   萧复的能力原本就很强,再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后,出任绵州长史是绰绰有余。

   至于绵州其他郡中大吏,则从归顺的绵州大族中挑选名士担任。

   其三,曹王李皋将前往绵州,代朝廷与乌蛮族协商归顺事宜。

   此外,哥舒曜则是齐王李倓应杨错的要求,派来接管虎字营和熊字营。

   虎字营、熊字营一向是陇右军最可靠的战力,南征北战无所不克。

   但此次为了聚歼邓阳军,虎、熊二营付出了前所未有地惨重代价,两营共折损了八百多人,不少的中层将领血染沙场,可谓说是伤筋动骨。

   故而,赶紧补充编制,并为两营重新配置一位能力卓越的统领,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