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第190章 魏延:我觉得这不公平

  由于武威郡和金城郡都在蜀军掌控之中,所以位于两郡之西的西平郡被完全隔离了开来,处于孤立无援状。

   司马懿的八万大军过不去,费曜的三千兵马也逃不出来。

   严格来说,如果费曜肯放弃西平郡的话,三千兵马还是可以逃出来的。

   不过要冒很大的风险穿过两百多里的蜀控区,才能顺利回到陇右地区。

   因此,马谡和司马懿在武威城僵持下来后,费曜的处境一下子就尴尬起来。

   摆在他面前只有三个选择。

   投降蜀汉,或弃城归魏,亦或者坐守西平郡等死。

   投蜀可以保全自己,但家人大概率会被曹叡处死;归魏可以保全家小,但自己和三千兵马大概率会死。

   而坐守西平,必是死路一条。无论之后马谡取胜还是司马懿取胜,都不会饶轻他。

   这三个选择难住费曜,令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他今年才三十出头,父母早已离世,家中只有一妻一妾,以及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这种情况在这个年代就属于绝嗣了,因为女人地位地下,女儿是不算在子嗣范畴内的。

   如果按照蜀汉昭烈帝刘备遇到困难就抛妻弃子的标准,抛弃这样的家室是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

   所以,费曜心里几乎没什么负担。

   他纠结不定的疑惑是,投蜀能否被重用,享荣华,受富贵;归魏途中是否有人接应,能否平安通过金城、武威的地盘。

   换而言之,就是马谡会不会提兵来干他。

   大概率是会的。

   因为他无视了马谡的十日之期,甚至现在距离十日之期都过去了百日。

   当然,费曜也可以选择绕道戈壁滩,从北面绕路千里回归魏境。

   但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绕路归魏),回到魏国后等待他绝对不是什么褒奖,而是残酷刑罚。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容忍自己的边疆大将,丢城失地后,还以这样耻辱的方式逃回来。

   所以,即使要归魏,也只能从金城、武威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皇帝曹叡的怒火。

   思虑良久,费曜一咬牙,决定借道金城、武威,率兵归魏。

   于是他令士兵们行动了起来,收拾好细软和贵重物品,悄悄出了城,向东驰去。

   一路上多派斥候,不断打听马谡的动向。

   三日后。

   石羊河南、紫山西丽。

   “报,三千魏兵已被全歼,费曜已绑妥,投入囚车。”

   赵云骑在马上挥手示意,坐在囚车前面的车夫一挥鞭子,两匹马同时伸长脖颈用力,囚车“吱嘎吱嘎”响着,开始慢慢地移动起来,木制车轮在沙石道路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费曜缩在不宽敞囚车里,身体随着车子晃动而晃动。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样尴尬的方式收场。

   费曜率三千魏兵方一进入武威郡境内,然后四队蜀军骑兵就分四个方向包围过来。整个被包围过程极其流畅自然,仿佛蜀军早已在这里等待了很久,并且准确的算到了魏军何时会到达此地。

   这个时间甚至可以精确到每个呼吸。

   这简直是有史以来军事行动上的天花板之作,只可惜是蜀军的军事行动。

   所以,他被活捉了。

   费曜一路上派出了几十个斥候侦测蜀军的举动,直到他进入武威前,蜀军都没有任何异常举动。费曜认为蜀军并没有发现他,既然已经到了武威地界,那么再继续派出斥候就有暴露行踪的风险,于是他撤回了斥候,打算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

   ——但不幸是,他前脚刚收回斥候,后脚蜀军就出发了,并准确的合围了他。

   这让费曜觉得很不可思议,还很憋屈!

   非常憋屈。

   不过,聊以自慰的是:现在的他就算投了蜀,也是因被俘而降,而不是主动投蜀,家小不至于遭到来自官方的责难。

   不知道这算不算不幸中万幸?

   现在费曜唯一能做的,就只是隔着囚车的木栏,失落地望着远处紫山山顶的一抹雪白,那是姑臧山独有三季雪山盛景(秋冬春)。

   随着囚车逐渐驶近姑臧山丽,向着武威城的方向缓缓而去,美丽的雪山盛景也很快消失了。

   正如费曜此刻的心情,失落且压抑。

   ……

   费曜被擒后,凉州东三郡彻底被蜀汉掌控,准确来说,彻底被马谡掌控。

   天下局势忽然变得波诡云谲起来。

   每个手握兵权的人,都有各自的苦恼。

   蜀汉的强大令魏主曹叡一筹莫展、也令吴国君臣心慌意乱。

   吴国不可捉摸的态度令诸葛亮忧心忡忡。

   来自蜀汉朝堂的猜忌和倾轧,也令马谡提心吊胆,小心翼翼。

   随着他强势拿下羌地和凉州,风头一时无两,不免会得罪一些己方或者敌方的眼红小人。

   这样的小人并不能直接伤到他,但只要随口散布一句留言“马谡拥兵十万,意图背汉自立”,就可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司马懿也有自己的苦恼,他虽然是魏国大将军,名义上军队最高统帅,但实际上只统率着魏国六分之一的兵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