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第37章 徐先生对我们有救命之恩

  难道肃王要造反了?

   朱拓却是丝毫不以为意,微微一笑,道:“不用这样,我的名字,你可以随意取。我身为岭南之君,也是出了名的明君,岂会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去争辩!”

   “陛下高见!”

   朱拓道:“这是我的朋友,我要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的新矿场!“

   一众大臣顿时一惊,这可是私人开采的矿场?

   徐达连声说道:“陛下,你能不能把那座矿脉禀告给皇上?”

   “要把矿区报告给朝廷?”朱拓大吃一惊,连忙说道:“只是一座小矿而已,开采得并不多。难道自己的父亲就那么无聊?还想着去管理一个矿场?”

   徐达深呼吸。

   不好的是,这位肃王,真的在私下里挖了一块矿石。

   好在,那座矿山并不算大。

   一行人跟着知府往山上走去。

   徐达望着眼前这片被掏空了一半的大山,数以千计的百姓,正在这里忙碌着,源源不断的开采着。

   而在这座山峰的下方,则是一座座巨大的熔炉,滚滚浓烟冲天而起,直入云霄。

   徐达:“……”

   放眼大明,也没有什么地方能有这样的矿脉了。

   过了一会儿,徐达欲说不出话来。

   “大山?“

   “是呀,怎么啦?“

   “大人,这里刚建好不久,每日只能产出数千公斤。只要六个多月,不对,三个多月,把这座高炉建成,不仅能满足我们岭南的需求,还能供应南方的那些乡绅。”

   “很好,很好!对了,铸造的银子呢?“

   “都做好了,只等陛下的吩咐,我们可以将这笔资金发放出去。”

   “不错,不错!有了这笔银子,我们的生意一定会好的。“朱拓非常开心。

   可是徐达却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道:“陛下,你怎么能自己炼制?“

   “是呀,怎么了?“朱拓不解地说道:“我们南边的生意还得发展,可是市面上的银子实在不够用,我想再造一笔,把大行通宝换成新的。“

   徐达:“……”

   如果岭南所有的货币都变了,那岭南还是大明的天下?

   “如果被朝堂上发现,那可就是人头落地了!“徐达苦笑着说道:“陛下,你虽然是肃王,是皇上的亲生子,可是未经皇上允许,擅自铸造任何东西,都要处死!”

   朱拓淡淡道:“这件事,我们还是不要告诉朝堂上的人吧。”

   徐达再次无语。

   朱拓叫知府去取了铸造好的铜币,认真地看着。

   徐达接过来一瞧,果然精致,前面有朱拓的画像,后面是一幅山水图。

   是的,他们私自开矿,私自铸钱。

   叛变的要求,已经达到。

   徐达不由说道:“陛下,按规矩,诸位诸侯都无权这么做。”

   朱拓没好气地说道:“这个都没有用,那个也没有用,我父亲是个傻子,大明还如何发展?老百姓有什么好高兴的?”

   听到朱拓这句话,徐达连胡子都快掉了。

   完了完了,难道肃王要造反?

   “闭嘴,闭嘴,皇帝陛下废除了许多严厉的惩罚,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皇帝了。“

   “拜托,我父亲严厉,这世上还有人不清楚吗?他就该时常出去看一眼自己管辖的百姓,他在宫中吃香的喝辣的,老百姓却是只喝粗茶淡饭,连我们这些诸侯都不让做,他们凭啥发财?”

   听到这样的话,徐达有些后悔自己没有长一对好的耳朵。

   “肃王是想做什么?“

   要不要跟陛下说一声?”

   徐达叹了一声,点了点头,随即摇了摇头。

   朱拓只是埋怨了一声,便带着徐达等人来到了一个漆黑的洞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徐达等人看了半天,终于有人说:“这是一口井吗?“

   朱拓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是窑洞?“

   朱拓再次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徐达等人连续猜测了好几次,都没有一个能对上,朱拓得意的笑了起来:“本王跟大家说,这就是本王所创的盐井!“

   “那是什么?”

   “不错,本王本王非常机智,改良了食盐制作方法,不必从海洋中提炼,只需要一口小的盐井,就能提炼出足够多的食盐。呵呵,如今的岭南,已经不再是从沿海一带购买食盐了,而是可以出口了。”

   “王爷,你是做私盐生意的吗?“徐达听出了问题的关键。

   朱拓诧异地说道:“你不会也不允许吧?“

   徐达无奈的点了点头。

   朱拓不耐烦的道:“父亲为何如此愚蠢?

   徐达听到朱拓的诉苦,总算是明白了,为何这三年来,肃王都没有来京城了。

   以肃王那嚣张跋扈的性格,在京城呆不过三日,就会被人按在菜场上斩首。

   他也知道了,为何在南方的百姓,会如此富有。

   这可是肃王朱拓的命。

   肃王也不容易啊!

   徐达看着朱拓那坑爹的招数,一连几日都没有回过神来。

   他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在嗡嗡作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