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第125章 打败儒家,只是时间问题

  国子监中,无数的书生,都是一脸的兴奋。

   他们都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对古文和书籍都是念念不忘,而且他们的声音,也是极高的。

   尤其是朱拓的那篇论文,更是让他们义愤填膺。

   “诸位稍安勿躁,肃王乃是皇上之子,万万不可得罪。”

   “那是什么?我们这些儒家之人,又怎会怕了他?更何况,我大明养了二十多年的将士,为国牺牲,就是为了今天!“

   听他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兴奋起来,禁不住欢呼起来。

   “不错!“

   “明天我要在这份报纸上写一篇关于科学的论文……呵呵,一个愚蠢的小科学,竟敢和儒家的传统作对。我倒是觉得,那个肃亲王,真是不知死活!”

   “我和你一样!”

   “我们联手!”

   在儒家看来,圣人之道,与弑亲无异。

   他们都是年轻人,吵着要给朱拓一个教训。

   而且,在他们看来,若是能够击败祝拓,他们的声望和声望,将会一飞冲天,甚至有机会,在年轻一辈之中,称霸一方。

   领袖之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吸引力。

   而大明的读书人,什么都做不好,就是最会说脏话。

   于是,京城的新闻上,到处都是批评朱拓,说朱拓是秦二代胡亥,不会读书,不会讲经。

   不过他们也不能当面嘲笑朱拓,朱拓作为一个嘲笑皇室成员的皇子,恐怕九族都要跟着一起死。

   而大儒则是远远的站在后面,他们就是在旁边看热闹,偶尔还会煽风点火。

   第二天,朱拓在看了一份关于科学的文章之后,勃然大怒,对着石景同和杨荣喊道:“好好地,好好地,好好地批评一下儒教!”

   “主人,他们有很多人...”

   “人多又如何?我一个诸葛亮,抵得上三十个烂书生!“朱拓大声说:“本王何曾受过这样的气,等下,本王替你补上!“

   杨荣和石景同撇了撇嘴,这位肃王爷说的“修饰”,指的是他自己的名字。

   整整一日,他们都在为儒家撰写了数篇关于“科学”、“科学”、“科学”、“实践出真理”的论文。

   可是现在,他们把科技当成了异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

   他们看到了科学界的人,竟然还在反对,于是,他们开始了对科学的批评。

   杨荣、石景同两人,才华横溢,却以少胜多。

   儒家一脉,一天可以发表数十篇不同的论文,内容五花八门,有关于朱拓的各种表现,也有分析性的,对科技的本质进行剖析。

   反观杨荣和石景同,每天只发了三条新闻,就被儒家的文字给淹没了。

   看到这一幕,几个儒家弟子欢天喜地的跑来跑去。

   在他们眼中,这门所谓的学问,在真正的儒家面前,根本就是脆弱的,一碰就碎。

   这时候方孝孺再次登门,朱拓也不推辞,微笑着把朱拓请了进去,“方侍说,你这次来,不知所为何事?“

   方孝孺抬头望向朱拓,眼睛里充满了血色:“肃王爷,我这次来,是想请教一下您的知识。”

   “请教?“

   “你说,这几千年来,所有的圣者都是错误的?“

   闻言,朱拓若有所思,慢慢地开口:“他所说的,是真的,只是后来的那些贪官污吏搞错了而已。”

   方孝孺一脸茫然,侧耳倾听。

   朱拓叹了口气,说道:“孔圣人的意思,就是要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更健康,而现在的儒家,却觉得,所谓的仁慈,就是反复地重复着君、臣、臣、父、父、子、子,把所有的子民都戴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镣铐,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异教徒。”

   朱拓耸了耸肩,说道:“方侍讲,你觉得,科学对人民有益吗?无烟煤,玻璃,瓷器,这些东西都是很有学问的。

   方孝孺点点头,表示赞同。

   “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狭窄之处。他们儒家的目的,不在于礼仪,而在于让民众吃得好,让他们吃好喝好

   “原来如此!“方孝孺忽然抬头望向朱拓,郑重地道:“肃王的意思是,儒家也好,科学也罢,归根结底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对。“朱拓叹了口气,说道:“我初来岭南,盗匪甚多,民不聊生,民不聊生。之后,这些人都是吃得好,才能安定。俗话说,吃饱了知道羞耻,吃饱了才知道羞耻。

   方孝孺恍然大悟,向朱拓行了一礼:“以前是我误会了肃王,以为他是个废物。事实上,肃王的野心很大。

   朱拓哈哈一笑道:“听着别人的话,我意田都不舒服。”

   “我愿意加入科学宗,随时听从肃王的指点。”

   “我不懂,你平时虽然喜欢吹牛,可是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你也不会做傻事吧?”

   杨荣疑惑的问道。

   “是的,怎么会这样?“

   石景同也赞同的点点头,叹了口气,“我们孤身一人,每天都要和那些儒家的人对着干,这不是找死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