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第13章 重回京城

  “真看不出来,你这么看重朱拓那个孽种。”

   朱元璋心中百感交集,朱拓虽然是一位宽宏大量的皇帝,但他的所作所为,却让人觉得有些不对劲,连朝廷的旨意都不听,居然还敢封他的爵位。

   他不是一个善良的君主,但他管理的很好,人民生活得很好。

   耿炳文呵呵一笑,“十八殿下心高气傲,心机深沉,有十八殿下坐镇,大明的南方,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耿炳文虽然名义上是朱元璋的贴身侍从,但地位却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随从。

   他幼时继承父亲之位,多次击败张士诚的兵马,曾在大都都护军统领、都指挥使等职务,后又跟随常遇春、徐达进攻大同和陕西,多次建功立业。

   后来被册封为兴侯。

   这就是耿炳文的厉害之处。

   “可是这孩子实在是顽皮,连朝廷的旨意都不肯听从。“朱元璋也是一阵头痛。

   “皇帝只是看出了十八殿下的不足之处,却没想到十八殿下还真会招人,在岭南这种偏僻之地,也能挖掘出许多天才来。”

   “他很有勇气,十四岁就能带着大军去攻打敌人的营地。”

   “他很聪明,有很多办法。”

   “他是个善良的人,岭南人在他的统治下,家家都有粮食,他们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愿意让他们吃饱穿暖。”

   朱元璋一听,老怀赞叹:“好,好,和我年轻时很像。”

   “或许是十八殿下在岭南待的太长了,让他有了一种英雄的气质。”

   如果十八殿下能在皇帝身边修炼一段时间,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朱元璋闻言,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才慢慢说道:“你说的对,这孩子就是该好好教育一下,好好教育,将来这逆子将来能在外面对抗外族,也能在里面辅佐皇帝!“

   朱元璋果断说道:“我们回去!“

   耿炳文惊讶的问道:“殿下,你不是在四处巡逻吗?”

   “不去了,我们还有很多次的。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回到京城,将这件事情传遍整个京城,安抚民心。”

   回家的时候,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

   出了岭南,入京的路就开始泥泞起来。

   朱元璋的马车好几次都被踩进了淤泥里,李学忠也不得不和车夫一同下去。

   回到京都之后,朱元璋的心情变得更糟糕了。

   这里的街道很窄,行人也很多,车辆也很多,显得有些凌乱。

   一连遇到了几次交通堵塞。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一些孩童无动于衷,他们在污秽的水中玩耍,挥舞着手中的污垢。

   朱元璋心中百感交集。

   这京都,跟岭南根本没法比。

   “我原以为一统之后再施仁政,少劳苦,民风自然会富裕起来,现在却是想得太简单了,哎,论治理国家,我还是不如我的。”

   耿炳文连忙安慰:“皇上为国之事,而岭南却是一穷二白,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才道:“去请皇上。“

   耿炳文点了点头。

   这一次的微服私访并不是什么高调,所以也就那么几个人,才会被人发现。

   朱元璋巡游时,负责政事的就是徐达,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仅次于刘伯温和李善长。

   他听说朱元璋已经入京,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对身边的随从说道:“皇上已经入京,通知唐和和沐英,随我入宫。”

   itS99aEo

   数名大人物一起入朝,耿炳文早就在大殿外迎接:“各位,快进来,皇帝陛下早已在此等候了。“

   徐达望着耿炳文问道:“这次出去,可有问题?“

   耿炳文摇了摇头:“没有。“

   一行人径自往内走去。

   朱元璋的办公桌上,密密麻麻的卷宗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他和朱拓不一样,朱拓是能偷懒就是懒惰,朱元璋则是兢兢业业,对每一份奏章都仔细审读,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拜见陛下。“群臣齐齐躬身。

   “免礼。“朱元璋语气平淡,将手中的折子一放,又问:“最近朝廷里可有动静?”

   徐达走上前来,汇报:“最近一段时间,对所有的文武百官进行了一次测试。

   每年的任免者,十者为无能,三人为官。”

   “而且晋中今年又是一场干旱,怕是会造成灾民的流民,所以要好好地安排一下。”

   “好了,一切都按着规则来,该惩罚的惩罚,该提升的提升,对那些逃出来的人,分配食物。“朱元璋说的很是周密。

   “而且……”徐达欲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朱元璋问道:“你有话就说吧。“

   徐达道:“在辽东发现一只龟背,言我大明朝时日无多,许多人都相信了这句话,后来又有一些元廷遗民从中捣乱,引起了一场叛乱。”

   急忙沐英抱拳道:“皇上,那些平民根本不认识,只会相信他们的话,这就是叛乱的原因。”

   朱元璋挥了挥手,“嗯。““诸位可有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