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第359章 围剿安南,强势的大明水师

  第359章 围剿安南,强势的大明水师

   和地方军阀总管们的关系,属于是一个临时性质的联盟。

   当然,掌握了十多万禁军的胡季牦,在这里头自然是最为强势的。

   “胡相,这大明的军队,按照现在说,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咱们不在路上去阻扰他们,难道还要等他们打到城下的时候,才来反击吗。”

   “我等天天都坐在这里商议,能商议个什么结果出来。”

   “依我看,不若是先去一军先锋,跟这大明交手一番再说。”

   多次的商议没有结果,有地方军阀的总管,耐心渐渐的被磨平了。

   加上日益继增的压力,情绪已经是变得极为烦躁。

   终于是忍不住开始爆发了起来。

   而随即,更多的地方总管提出了不满。

   胡季牦眼神阴翳,他知道,这是地方军想要借此机会发难,从自己这里讨到更多的好处。

   安南内部可算不得铁板一块。

   地方军和中央军的矛盾向来是极为尖锐的。

   中央军看不起地方军这些苦哈哈,地方军认为中央军拿走了太多的物资。

   就比如是说现在,为了后勤的配比,在胡季牦的宰相府争论不休。

   谁都觉得自己的军队应该要更多的粮饷。

   胡季牦也感觉到有些头疼。

   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他是要慢慢的把这些地方军的兵权进行一个收回。

   因为安南先王的关系,胡季牦在地方军之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并且这些地方军总管麾下的将领们,很多都是胡季牦的人。

   其中有过一半的总管,还是曾经胡季牦安排下去的。

   只不过因为形势所逼,胡季牦也只能是把人全部都召集回来。

   “仗肯定是要打的,就是看现在怎么去打。”

   “如今大明的军队,已经是集合到了龙州,前边就是隘益、鸡陵二关。”

   “此二关虽也不错,但想要阻挡大明的脚步,肯定是极为困难,便就看能不能给大明军队造成一定的损伤。”

   “我意调兵十五万,分别坐镇隘益、鸡陵二关,杀一杀明军锐气,各位可是有什么意见。”

   胡季牦语气平静的对着在场的所有地方军总管说道。

   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已经不能再避了。

   虽说现在局势不是很好,但胡季牦亦是有自己造反的资本。

   安南的地形特点,十分不利于大规模的军队作战,且对于中原军来说,很难以长时间的留存在安南地区。

   打败明军确实很难,就双方的兵员素质来说,甚至几乎是不可能。

   可胡季牦并不需要去跟明军的主力对抗,只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的去拖时间,把战争的时间拖得够长,明军的战斗力就会不断的下降,最后达到不攻自破的地步。

   在隘益、鸡陵二关周边,胡季牦利用安南的地形优势,于北方境地各条河流附近广挖战壕,修筑防御要塞,密置弓弩火器。

   其弓弩火器,尽皆是用毒水浸泡,只需打开伤口,就能让人必死无疑。

   其城珊相连九百里,征召大量的民兵进行防守。

   安南主要是在于东西两都。

   东都升龙,西都清化。

   这也可以说是安南的两个政治文化中心,一旦这两个都城失守,那么就等于安南全境被彻底的拿下。

   隘益、鸡陵之后,就是多邦城。

   多邦城是安南北边门户,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一旦被开,东西两都想要再阻挡明军,就变成一个很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多邦城才会是安南和明军的重要决战之地。

   胡季牦心头稳定。

   因为他在多邦城早就安排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在这个秘密武器之下,他相信绝对可以对明军造成巨大伤亡。

   .......

   大明这边,三十万的军队在行走的时候,拉成了很长的队伍。

   因为山路崎岖,丛林茂密,因此大多的人员反而很是不好行走。

   长期带兵的靖宁侯叶升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当即叫来普定侯陈桓。

   “我军人数过多,行动艰难,前边便就是隘益、鸡陵二关,如若是直接过去,想要一鼓作气的拿下,必然会造成大量损伤。”

   “你分兵十万,从左侧方绕路而行,我等分两路夹击过去。”

   “如此这般可更快破关。”

   普定侯陈桓点头认可

   在这种狭长的道路上行走,大军的前头后尾拉扯过长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在这周边,时不时有些安南游兵进行骚扰。

   不过暂且对于明军来说构不成什么危险。

   像是胡季牦搞的那些防御工事,对于明军来说完全没有丝毫意义。

   火绳枪的高效射程,完全能够把他们给当靶子来打。

   对方的弓弩火器根本够不到明军这头。

   尤其是火炮轰击。

   遇到一个这些小的防御工事,通常只要是打中几炮就解决掉了。

   朱允婀对于火器很是重视,其中不仅仅是在火绳枪这方面的改造上,更是在于火炮的精准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