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成军
沈烜随即公布,大明武装部队建制架构。
“从今天起,你们口中的沈家军。改为大明第一集团军,陆军野战部队。其结构单位,依次为军团、军部、师部、团部、营部、连部、排部、队部。”
“其中军事领导指挥人员,设置正副职。军团部单位级别最高,管辖军、师、团等队伍。”
“而所有队伍架构,则由初级的队部合成。基层队部,每队10至12人。加强队伍可以扩充兵士,成为某某加强单位。然而每个排部,只管辖三支小队,依次类推。”
“大家听清楚了没有?”
“报告明王!”有人举起手。
“讲!”
“所有的部曲作战,都要听从军部的指挥,还是其队伍指挥?还有就是上官官职如何称呼,评定?”
“但作战细节是由参谋部安排,军部下达,你们直属领导指挥。现在我们先不探讨参谋部的事情。至于官职,下面我会说明,大家还有没有问题。”
其实绝大多数人心里有很多疑问和不解。
说简单点就是,他们除了知道一队有10到12个人,小队人员最少,其它关于排、连、营,正职副职基本就没怎么搞明白。
这是一个全新的部队建制模式,当中除了袁朗的伍六一了解。
包括在行伍多年,隐藏身份逃亡的郭元魁都是一脸懵。
沈烜暂时也不需要他们懂,等以后加入文职官员,改善一下学习能力,就能很快明白。
眼下只要他们听从上级的命令就行。
“官职。大明武装部队,分为六等十八级,简称六一八体系。”
“分别是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列兵。
“列兵,就是新入伍或没有战功的普通兵士。下士军衔,由服役年限到的老兵或立功的列兵提拔。此衔可以担任副队部一职。中士担任正队部,以此类推。”
“最高统帅为大元帅,管控所有军政事务。不由军功累积担任。”
“大元帅掌管天下兵马,自然只能由明王担任。其他人何德何能?”
有个别听明白的人喊道。
“除了明王,谁也没有资格担任大元帅!”
“明王大元帅,明王大元帅!”
这就是军心所向。
沈烜手一挥,场中顿时安静下来:“既然大家都清楚了。接下来,念到名字的出列。”
打开名册,上面记载着密密麻麻的姓名,右下角则写着共计人数1385。
按照这些人数所组建的队伍,按照10一队的话。
138个足额小队,46个排,15个连,5.1个营,1.7个团。
也就是一个团长,七个营长……一百三十八个队长。
沈府家生子,能够管理队伍的只有二十人。其他的要么年龄太大,要么性格能力不适合成为领导。
不过没关系,先把班子架构搭起来。
至于管理层不够,可以让他们举贤不避亲,以后看表现再进行升替。
“沈春。”
“到!”大春声音响亮。
“沈辉。”二娃听到自己的名字,急忙举手。
“到!”
“沈铁柱。”
“到!”
…………
“余有才。”
“到!”
“现在,授予你们下士军衔,并任命你们为代队长。表现优异者,转为队长,并升中士军衔。反之转为列兵。”
“现在挑选你们自己的小队成员和队副,记住每个队员只能在10~12人。”
“谢明王殿下。”沈春兴奋道。
等二十多人挑选出队员后。这才只有一小半。
就在大家相互扫视时。
沈烜:“现在还有不少代队一职,虚位以待。你们可以推荐心目中的人选,也可以自荐,有能力者。在我队伍里,不会打压,是金子我就让他发光。”
“报告!”余有才举起手。
“讲!”
“我推荐,王大龙为小队队长。”
“理由?”
“王大龙做事认真负责,有能力,大家都相信他。”
“明王殿下,我也支持大龙。”
“我也是。”
沈烜:“王大龙出列!”
“到!”一个瘦高的黑肤青年小跑出来。
“有没有信心,担任好队长一职?”
“回明王话,我有信心。”
沈烜点点头:“去选队副和小队成员吧。”
“是!”
“报告明王殿下!我自荐当队长。”
“说说。”
“我叫吉高远,识字,也看过兵书……”
“可以!”
人群纷纷踊跃起来。有推荐的,有自荐的。一个个意气风发。
沈烜没有时间细选,大浪淘沙,剩下的才会是精华。
只要没有人出言反对,基本上都可以当队长。
等各队选人完毕。
收了名册。
“我不管你们之前收入多少,在我军中服役。列兵一月2两银子。队副2两5钱,队长3两。军衔越高位置越重要,饷银就会更多。希望大家共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