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反清复明:从召唤火凤凰开始

第9章 檄文,归心

  回府路上。

   碧蓝如洗的天空,烈日高照。

   沈烜骑着战马,身后依次跟着马车和手持武器的家仆降兵。

   街面没有想象中冷清,行人还是和之前一样,一如既往。

   做买卖,走早市,出门的男男女女。

   都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

   沈烜面嫩,顶着一个光头,马跨战刀,身后又是一群持刀拿枪的青壮。

   行人看了一眼就远远避开,生怕惹到祸事。

   然后,又疑惑好奇的紧盯着一群人看。

   或许,他们不知道,昨天和夜晚的厮杀战斗。

   不过,知道了又怎么样。

   只要能活下去,不遭受无妄之灾。

   换了谁当皇帝都一样,他们同样要纳税吃饭。

   明末,朱家皇朝被灭。国丈,大臣哪个不也还是山珍海味。

   江南同样歌舞升平,一片繁荣。

   走进沈府邻街的大道。

   街面上尸体已经被打扫干净,地上干涸凝固的黑色血迹,以及手雷爆炸留下的坑坑洼洼,赫然在目。

   一股萧杀之意笼罩。

   大门口。

   两个俘虏腰系长刀,两脚分开45度,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正在站岗。

   沈烜一看,就知道是特战队员教的标准军姿。

   走上阶梯。

   俩人急忙敬礼,大声道:“明王殿下好!”

   沈烜笑笑,来到前院。

   耿继辉正在操练俘虏,教他们队列,三大步伐。

   一个个俘虏此时已是汗流浃背,却没人敢吭一声。

   沈三边拿笔在桌山红布上写着,边看被操练的一群人,乐此不疲。

   看到沈烜过来,这才匆匆放下笔:“明王殿下,你字体漂亮,要不你来写吧。”

   “沈伯,旗帜做好多少了?”

   “裁剪制作好六十杆。至于王旗的话,等明王你来定夺。”

   沈烜看了眼墙角,制作好的旗杆红布上,已经写好两种旗帜,。

   反清复明,驱除鞑虏,复我中华!

   明王降世,普渡众生!

   沈烜点点头,这个数量也差不多了。

   “明王,既然都竖起大旗。依我看这檄文也该是时候传遍四海了。”

   沈三的话不错。

   都杀官造反了,是得传檄天下。

   反清复明,也得要个师出有名。

   毕竟这种事情已经低调不了。

   什么高筑墙,缓称王那一套,在这时候根本行不通。

   至于广积粮,有没有战争都是必须的。

   沈烜拿起毛笔。

   想起努尔哈赤(野猪皮),写出七大恨,讨明檄文。

   稍加思索,一手堪比印刷的馆阁体依次落下。

   大明沈烜讨满清八旗檄:

   满清蛮夷,占我中华河山百载。天道不公,禽兽统我圣皇故土。

   八旗之祸,疫乱华夏血脉。九州千里,尸骸堆积如山。

   极寒贼盗。边荒匪徒。

   束之为犬伏,放之则狼啸!

   昔;努尔哈赤,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之子。

   曾对其父言:辽东之人皆我父兄姐妹。

   然;引城亡故,便食其言,夺我河山,杀我百姓。

   如此杀兄欺父之徒,伦理常纲罔顾之辈。何以为人?

   爱新觉罗·皇太极,继位虐杀其姐其母,可谓猪狗不如。

   多尔衮摄政,大玉儿侧其寝。

   如此种种,便知八旗非人矣!

   昔,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不敢忘。吾彻夜难眠,痛心疾首。

   今,横征暴敛,鱼肉乡里…………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此,吾等血性之辈,华夏正统。

   剃发易服,推翻满清暴政,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我日月青天!

   沈烜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

   看了一遍,感觉差不多了,就让沈三抄写一些散发出去。

   随后吩咐二娃,大春,将所有俘虏的辫子割了。

   二娃传令:“将俘虏辫割了,反抗者,杀无赦!”

   沈府下人,走到降兵面前,扯住他们的辫子,举刀就割。

   那个在衙门主动出手的降兵,二话不说就抽刀割发,最后也弄了个光头。

   还大叫痛快。

   原本有不少人想要反抗。

   可看到那个像神魔一样的男子,顿时就像蔫了的黄瓜。

   场中,一片哭天喊地求饶的声音响起。

   沈烜不由叹了口气,历史的真相或许就像那个人说的。

   华夏人,只有到了快活不下去的的时候,才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平时他们只是一群唯唯诺诺的普通人!

   把一群人的鼠尾辫割掉。

   沈烜让人将李信青家人安排在一处小院。主动交子质的,还真少见。

   一番忙碌后,已到中午。

   下人将煮好的汤包,酥烧饼,一大锅一大锅的端上来。

   沈烜让厨房给自己下了碗蹄花面,里面不仅有肉丸,还有猪肝等东西。

   美美的吃了两大碗。

   不过吃着吃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下一步,兵马强壮了,粮食的问题呢?

   虽说江南是鱼米之乡,可清廷知道自己造反,肯定会截断粮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