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反清复明:从召唤火凤凰开始

第165章 投降,争吵

  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吴成明,在听到在这一番话后。

   毅然决然的选择前去,因为他知道。

   这样的军队,一旦进攻,那就是不畏死的。

   当初他也曾经想过,为大明镇守边关。

   可饭都吃不饱,月月没有粮饷,谁又能战斗下去。

   换好装束。

   安排好一番后,带着吕良鹏出了城。

   这次很顺利。

   俩人在门口稍作停留,就进入元帅大帐。

   当他们第一眼看到眼前的年轻人时,惊呆了。

   对方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面相还有着意思稚嫩。

   “这就是一军的主帅?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如果不是崔元武敬畏的样子不像作假,他们都直接怀疑这是真正的大帅找个小兵来替代,玩耍他们而已。

   这种深深的震惊让人的落差很大。

   沈烜看着俩人的样子,都是四十左右的年纪。

   和崔元武等人差不多。

   看来也是从崇祯继位到前明灭亡的历史见证者。

   淡淡的说道:“还没有发兵,为何就投降于我?”

   “沈大帅火器犀利无比,且人数十倍于锦州驻兵,我等不想白白送死。”

   反正都已经投降了,吴成明也就实话实说。

   “那么你们可知,我为何要在旬月前就给锦州下战书。”

   “我猜大帅是根本不将锦州以及周边兵力放在眼里,同时让京城知道,他们的老巢被占了。想来一次会战。又或许是想解南明永历皇帝之困。”

   吴成明说道。

   “那到不是。我只是不想麻烦。原本我攻锦州就是围了不攻。想等满清的援兵。然后,在野战中一举歼灭他们。可是没想到你们投降了。这样一来也好,至少会少死很多将士。”

   沈烜的话让吴成明俩人不知道如何回答。

   说句实话,他们是不大相信。

   沈烜能够有能力,一场野战就消灭十万铁骑的。

   如今,大清控弦之士已有数十万。

   而且这其中还有三大藩王手下的绿营精兵,加起来人数达百万之众。

   区区两万人马,应该是做不到。

   “说了你们也不懂。不过我想要不了多久,你们就可以看到了。你们现在回去。准备准备八百里加急告知京城,说锦州被困。把我们的真实情况一并说出。休息几天后我们在慢慢出发。”

   吴成明搞不明白沈烜到底将的是真是假。

   按照他学过的兵法来说,这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可是对方又讲得轻描淡写,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让人忍不住相信。

   “大帅。你麾下的兵马要入城吗?”

   吴成明问道。

   “当然,将士们已经辛苦多日了,得到城内休养几天。你这就去打开城门,腾出一些地方来让士兵们休息。我麾下的士兵不会轻易扰民。去吧!”

   沈烜说完就让吴成明俩人离开。

   甚至都没有问对方的名字,以及满清在山海关兵力部署等问题。

   感觉就像是毫不在意一样。

   这是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当然,这是他们不懂得战争思维和艺术。

   现在的大明武装部队就像是降维打击一群野人土着。

   根本就不用关心别的。

   此时。

   远隔千里的京城。

   紫禁城内。

   多尔衮看着沈烜的手书。

   脸色极为难看。

   此时。

   摄政王的名头可不是一般旗主可以撼动的。

   不过他的目的却是想当皇帝。

   大玉儿为了保护顺治,不惜以身相陪。

   可谓是用心良苦。

   当然,这其中也有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不支持的情势下。

   多尔衮自立的条件不够。所以只好作罢。

   不过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个铲除,其它六个旗主的想法。

   至少,可以削弱正黄镶黄两旗的实力。

   于是召集了其余旗主在乾清宫议政。

   此时。

   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的心腹以及其它旗主坐在一堂。

   “诸位,书信中讲,盛京已经被沈烜占领,还提前下好战书。你们怎么看?”

   面对多尔衮的发言。

   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苏克萨哈相视一眼。

   后者说道:“送移民出关的两个牛录至今还没有消息,恐怕已经是被那沈烜给拿下。至于盛京的事,已经派出探子。不日便有消息。”

   “不错。虽然没有消息,但是可以肯定。辽东有一股势力明军的残余势力。”

   满达海也出言道。

   瓦克达:“所以盛京必须要由八旗兵去清剿。”

   “此言极是,而且人数还不能少了,否则有损我大清的威严。”罗可铎附和。

   苏克萨哈想了想:“由哪几旗出兵呢?”

   大家都面面相觑。

   “不管如何,盛京乃是龙兴之地。不容闪失。让额尔克戴青,喀兰图领兵五万出关,剿灭大明余孽沈烜。”

   多尔衮这话一出。

   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连连称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