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反清复明:从召唤火凤凰开始

第34章 闹市争官

  有第一个人开头。

   道路两旁纷纷有人跪下,请求明王开恩。

   钱兴邦见明王没有开口的意思,沉声道:

   “诸位乡亲父老。大清无道,何必助纣为虐。只要你们的父兄弟侄,愿意弃暗投明,殿下这次必然会网开一面。不过你们要想好,若是虚与委蛇。就要想好能否承担王师之怒了!”

   “我不服!”

   一道声音从人群中炸开。

   整条街顿时变得安静。

   “是谁,不要命了吗?”

   “如此大胆,这是想做什么。”

   “这种情形,被揪出来怕是要杀头了。”

   众人心中不住暗道。

   “不服的,站出来。”沈烜一语打破街面安静。

   只见俘虏中,走出一个二十左右,生得虎头虎脑的青年走出人群。

   咚!

   跪倒在沈烜面前:“明王殿下,刚才那句是小人简和正说的。”

   “你有什么不服?”

   “明王。同为秀才,我家哥哥简高逸,榜名在钱兴邦之前。满腹才华且知兵事。这样的人,又该居何职?”

   简和正说完额头紧贴地面,心中忐忑。

   他在赌。家中时常听到兄长抱怨,考了二十载只是一秀才,大清八股会考不公。

   所以,在看到钱兴邦以明首辅后裔自荐,居然被升为一县父母官。在看到兄长眼中的期望,决定赌一把。

   当然,他也不是盲目的赌。

   城墙上。明王的神勇无敌,已经深深印入他的灵魂。

   “简高逸何在?”

   面对闹市争官的场面,沈烜是喜闻乐见。

   溧人治溧,更能深入基层,团结民众。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钱、简两派就起到制衡的作用。

   以前沈烜看书,总感觉所谓的帝王权术太高级了。

   现在他才明白,帝王权术之所以很高级,前提得是帝王。

   不然在市井,只会被别人说小心眼多,城府深而已。

   手段总结一下。

   不过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分化一批而已。

   路边,一个看上去三十六七,面容清秀的男子,听到明王喊自己,一时间有点不敢相信。

   原本他听说城破,胞弟恐怕要被杀头,是来送对方一程的。

   没想,却见文才功底都不如自己的钱兴邦,居然转眼间就当了知县。

   心中冒出一团熊熊烈火。

   可他思来想去,自家祖上除了宋元朝之时有过辉煌,往后这几百年,便从未出过状元或是大官。

   “简兄,明王喊你。还不应答?”

   “大哥……”

   “堂兄……”

   身旁同窗,兄弟,堂弟一大堆人,拉的拉,喊的喊,呆在一旁的简高逸。

   “啊!”

   “简高逸!”

   简高逸刚要开口喊臣在,急忙清醒过来:“明王殿下,小人在。”

   无数双眼睛齐齐看了过来。

   他快速整理好长衫,急忙走上前,跪下:“简高逸叩见明王殿下。”

   “听你兄弟说你满腹才华,熟读兵书。还对满清八股会考颇为不满?”

   “回殿下的话,八股只知孔孟文章,不晓术科武备。推儒而行控民之道,高逸所学驳杂于心,实难苟同。”

   肚子里有没有墨水,几句话就能看出端倪。

   “诸子百家,齐声共鸣,才是正道。”

   “明王慧眼如炬,道出我等学子心声。”

   简高逸一时间,感觉沈烜就是知己。

   “那你喜欢为民主政,还是掌军抗敌?”

   简高逸看了一旁的钱兴邦,知道此时明王要给自己官职。

   溧阳城已有知县,若是当文官,不就得屈居这厮手下。

   不如先当个武将,反正战事将起,升迁也快得多。而且简家一族不少青壮,正好在军中效力。

   “殿下,如今诸事初创,我愿为明王牵马扛旗,纵横疆场。”

   “好!现在你便是大明武装部队第三营营长,少尉衔。”

   “明王殿下,太尉我知,这少尉与这营长,臣却不解。”

   沈烜一听,这家伙是想问官居几品:“这是本王新创的军制体系。袁朗,等下你给简营长解释一下。”

   “是!殿下。”袁朗声音洪亮。

   简高逸一想,这营长少尉一衔,总归不会比绿营守备低。

   “简高逸等下你就负责征兵,所有人必须剃发。”

   “是!殿下。”

   沈烜示意对方起身,交代了一句:“兴邦,高逸。以后这溧阳县城就交给你们了。不要让我失望啊!”

   “殿下放心,我(吾)定不负明王厚恩。”

   之后还有人想趁热乎劲,讨个一官半职。

   沈烜都交由钱,简俩人去办。

   来到县衙。

   此时,偌大的地方已经空无一人。

   地上散乱着一些杂物。从现场就可以看出,人群撤走时的慌乱。

   钱兴邦随即指挥人打扫整理。

   沈烜摸了摸还隐隐有些痛感的手骨:“姜原原。”

   “殿下。”

   “刚才作战的时候,我的小臂尺骨和刀锋撞击后,有些隐痛。给我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