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唐节度使

第407章 水军主将

南唐节度使 清九玄 2096 2024-05-30 14:27

  柴荣脸色沉了下来,“你是说赵匡胤会重兵自立?”

   “不!”王溥急忙解释:“臣与赵将军相交多年,他为人宽厚,慷慨豪爽,臣十分敬佩,也相信他绝不会有异心。”

   “那你的意思是?”柴荣皱了皱眉。

   王溥斟酌了一下措辞:“臣觉得问题就在赵将军过于宽厚了,在军中与他有私交、受过他恩惠的人太多,手下又有赵普那样的能人,将来北边若是局势不利,就算他自己不想自立,他手下人也很可能会拥戴他自立。”

   “你说完了?”

   王溥愣了一下:“……说完了。”

   “你的话朕都听到了,诏令不改,你下去吧。”

   王溥默然片刻,低头道:“臣知道了。”

   他离开后,柴荣见冯道一脸微笑,问道:“冯卿在笑什么?”

   “臣在想,王宰相这回真是太糊涂了。”

   “哦?他哪里糊涂了?”

   冯道微笑:“若是陛下北面战事不利,抵挡不住契丹人,国家恐怕都要灭亡了,赵匡胤自不自立还有什么关系?若是陛下打败契丹人,赵匡胤更不敢自立。”

   柴荣不置可否,淡淡道:“好了,朕想静一下,你也退下吧。”

   “臣告退。”

   冯道走后,柴荣的脸色凝重了几分,刚才王溥有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赵匡胤太过宽厚了!

   他待人为什么这么宽厚,仅仅是性格使然?还是说有意而为之?

   不过冯道猜的也没错,对他来说,眼下最大的敌人是辽国,对方来势汹汹,若是稍有大意,恐怕将是灭国之祸。

   与此同时,离开行宫的冯道回到府邸,连夜写了一封信,将王溥劝说柴荣的事告诉了赵普。

   他就像一只狡猾的兔子,无时不刻不在给自己找退路,虽说概率很小,但只要赵匡胤将来得势,这封信就是他的进身之阶。

   两天后,赵匡胤带领着三万禁军向南方进军。

   而周国命令吴国攻打唐国的诏书,先一步到了杭州。

   这一段时间以来,陆原正在大力发展实力,扩军、造船、研究火器、发展商业,忙都忙不过来,自然无暇理会周国命令。

   不过名义上他毕竟属于周国属国,什么也不做也不太好,于是他命令蒙孝领第三军去湖州边境驻扎。

   如今第一军防守徽安府和睦州,第二军防守越州和明州,第三军被调走后,杭州周边只剩下禁军和第四军。

   最近陆原发现手下军队征兵速度远超预期,特别是驻扎在杭州的军队,凭借着杭州大量的人口基数,征兵速度极快。

   这也让陆原产生再建立一支水军的想法。

   与秦幽谕商议后,他决定将禁军分为水军和陆军,编额各三万,依然由秦幽谕负责训练。

   第四军在盐官练水军,而禁军水军在钱塘江操练。

   秦幽谕从未接触过水军,在这方面并不擅长,便琢磨着想找个善于水战的人才帮自己训练。

   这几天以来,她让赵真将吴越国所有武将档案全部拿了过来,她重点翻看的是唐汴的档案,一番看下来,她对此人多了几分敬佩。

   唐汴自出道以来,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这样一个人才,在吴越国却一直升迁不上去,实在让人可惜。

   不过秦幽谕的目的并非劝降唐汴,从清源军说降此人失败,她就看出要想让此人背叛吴越国十分困难。

   她在意的是唐汴的那些对手,其中就包括了他活捉俞逊那一战。

   从档案中,可以看出唐汴能够击败俞逊,存在有很大客观原因。

   当初吴越国共有五千水师,而俞逊只有几百人,他是在摆脱吴越国其他水军后,被唐汴带领着五百人纠缠住,这才导致其他人将他合围。

   继续往下看,一个名字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朱龙——与俞逊同时期的一名海盗,不过此人名气不如俞逊,但极为狡猾,连俞逊都被吴越国给捉了,他偏偏安然无事。

   最后吴越国无奈之下,将他招安了。

   他在吴越国做了两年官后,便辞官隐退,不知下落。

   秦幽谕立刻对此人产生了兴趣,沉思片刻,她写了封信,对一旁侍立的赵真说:“帮我将这封信送给盐官俞将军那里。”

   ……

   杭州,临安。

   石崇信背着包袱,大步行走在街道上,欣赏着江南风光。

   这一路上,各种消息纷至沓来,仿佛整个天下都混乱起来。

   这么多消息中,他只关心徽安府和周国的消息。

   以前的徽安府如今已经被封为吴国,陆原被封为吴国国主。另外,吴国在不久前,又打下了越州和和明州,如今国土已扩大到五州,这让石崇信倍感振奋。

   北边周国的消息则不太好,不仅辽国大举攻击,连唐国都趁机攻打,形势十分危急。

   不过担心也没用,只有尽快进入吴国官场,帮助吴王平定江南,而后才能再考虑北方的事,石崇信心想。

   正想着,一声尖叫声响起。

   “来人啊!有人抢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