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243章 惊天大案

  想法是好的,他与张陵、尹勋、袁汤和袁盱、杨俭、徐璜还有曹腾等等谋划良久,挟雷霆之势,横扫朝堂。

   后续走向如何,会不会按照事先设定的路径来走,只能见招拆招了。

   这场大清洗,不仅仅是京师,地方上也同时发难,各地的屯田校尉与督邮,也开始了猎捕行动。

   用最快的速度抓人,公布罪名,然后审判下狱,除了一些小喽啰,到目前为止,风暴虽然猛烈,却并没有大开杀戒。

   按照大汉的一贯规矩,六百石以上官员,需要经过两遍的审判,如果是死罪,还要皇帝亲自批示才能执行。

   当然,对于那些小角色,杀了就杀了,这种大清洗面前,没有一个世家会选择保护他们。

   这些人平日里狗仗人势,恶事做尽,是直接欺压百姓的执行者,所以对于这批人的死,上面无动于衷,下面拍手称快。

   一时间民心所向,到处都在传颂陛下的恩德。

   龙麟卫趁此机会编撰了一些民谣,四处传唱,歌颂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成为了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君王。

   却说朝会之上,当张陵抛出这爆炸性的消息,瞬间便掀起万丈狂澜。

   要知道,韩演曾经当过司徒,妥妥的三公之一,受到梁冀案的牵连罢免之后,不出三个月便能东山再起,可见其势力之广。

   在座的诸位臣工,与他有利益关联,或者是姻亲关系的,不在少数。

   拔出萝卜带出泥,韩演的罪名若是坐实了,将会带出一大片人来,顿时大殿中气氛紧张起来。

   “准。”

   刘志的声音平稳而威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大戏。

   想想昨日的惊人阵仗,许多人聪明的选择了缄口不言,打算先看看形势再说。

   “此乃韩演的详细罪证,请陛下过目。”

   厚厚的一本卷宗呈了上去,刘志随便翻了翻,然后便直接扔给了唐衡,“捡紧要的念给他们听听。”

   随着唐衡抑扬顿挫的悠扬声音响起,满堂公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要说韩演平日里人缘还是不错的。

   家世好,脾气和善,人又很能干,而且行事虽然算不上很低调,但也绝不是那种猖狂又目中无人之辈。

   多年来,韩氏家族不显山不露水,看上去与其他一流世家没什么两样,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累积十多年的时间,居然能够贪污上亿钱。

   多年来利用手中权力,直接为家族安排了八十多人,间接的就更多了,其中许多人都已经是帝国的中层官员。

   韩氏家族巧取豪夺霸占了数千亩良田,山林和旱地湖泊不计其数,其家族子弟欺男霸女,因各种原因打死普通平民数十人。

   家族之祸,身为族长的韩演,难辞其咎,而本人的罪责也不小,当然,这谢罪名虽然重,却不足以使一个一流世家彻底毁灭。

   所以,重头戏还在后头,当年有件惊天大案,一直被蒙在鼓里,没有昭告天下。

   那就是梁冀毒杀小皇帝刘缵的事情,彼时他虽然扳倒了大将军,但由于刘志并未实际掌控朝廷,所以便用了叛国的罪名。

   也算是给梁太后和梁女莹留了一点面子。

   但现在梁太后已经去世,而梁女莹也发配去守墓,不存在任何的阻碍,因此这个案子的真相也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汉质帝去世的时候,韩演是宗正,专门负责皇室事务,所以这件事情梁冀要想办成功,韩演肯定会在其中扮演善后的角色。

   下毒谋害皇帝,这是何等恶劣的罪行,除了主犯梁冀之外,其余从犯也一样是杀头夷三族的重罪。

   而关于梁冀谋害汉质帝的前因后果,这几年来,刘志已经陆续搜集了许多证据。

   其中包括太医令孙干的供词,当年负责伺候他的部分宦官供词,以及李固生前亲笔书写的质帝崩逝经过。

   还有梁氏家族的梁让证词,至于人证则有当年汉质帝的贴身内侍,从渤海王府带过来的忠心老黄门,王跣等人。

   “这是弑杀孝质帝的全部卷宗,臣已经抄录了上百份,诸位都看一看,若觉得有什么疑点和不公,尽可以提出来。”

   张陵挥挥手,立即有侍卫呈上百来本卷宗,人手发了一本,概莫能外。

   卷宗里面的记录,条理清晰,严丝合缝,将此案的来龙去脉描述得一清二楚,确实没有什么可以诟病的地方。

   若实在要挑剔,只能说其中很多证人都已经去世,活着的人证虽然身份给力,但却太少。

   其中李固的手书是最重要的证词,他的笔迹大部分人都熟悉,且其子李燮亦可以出任旁证。

   再联想起昔日汉质帝无缘无故暴病而亡,时任太尉的李固的确是第一个赶到现场。

   当晚便有流言传出来,说陛下因为一句“此跋扈将军也!”,被梁冀怀恨在心,更担心他以后难以控制,所以便下了毒手。

   彼时小皇帝身边伺候的人几乎都是梁冀安排的,在他所吃的一碗汤饼中,投了砒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