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53章 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你觉得,梁冀有没有不臣之心?”

   徐璜意味深长地一笑,“也许有,也许没有,可只要陛下想要他有,就一定会有。”

   这话说得实在太拗口了,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刘志却秒懂了。

   不管梁冀有没有造反之意,只要刘志下定了决心要铲除他,就凭他的所作所为,想要安个谋逆的罪名,也不是不可能的。

   “徐卿果然机智过人,还请同诸位一起为朕谋划。”

   刘志眼前一亮,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于是又召来单超、左悺共同商议,张让则守在门口,为他们放风。

   “陛下要想推倒梁贼,光靠我等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取得朝中诸位大臣的帮助。”

   徐璜不愧是他的智囊,提出了比较有建设性的提议。

   在这点上刘志也很清楚,但他被梁冀有意与众臣隔开了距离,无法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前次陛下向杜太尉示好,臣也趁机向他透露了些意思,太尉对梁贼深恶痛绝,两人早已势同水火,我看第一个就可以拉拢他。”

   单超也在一旁出主意。

   太尉是三公之首,能得他相助,自然事半功倍,刘志正准备欣然应允,徐璜却连连摇头。

   “此举不妥,太尉的确痛恨梁冀,但他也素来不喜我等宦者,不屑于共谋,何况他目标太大,与他合作容易泄露机密。”

   这么一想也挺有道理的,树大招风,梁冀本来就很针对杜乔,如果与他接触过多,确实不妥。

   几人又陷入了僵局,个个都低头拼命寻思,忽然单超哈哈笑道。

   “要说我还真有个绝佳的人选,亦是我们同乡,此人出身世家,位高权重,且为人刚毅正直。”

   刘志一喜,连忙问道:“是谁?”

   “尚书令尹勋。”

   原来是他。

   的确称得上是位高权重了,东汉时期的官制与西汉最大的不同,就是光武帝刘秀将三公的权力全部赋予了尚书台。

   而三公几乎成了空架子,若三公想要掌握尚书台权力,则必须要有“录尚书事”这个后缀。

   正因为三公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了,而尚书台的最高长官--尚书令的权力便增长了不少。

   光武帝命令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专席而坐,所以京都称之为“三独坐”,可见其地位之超然。

   尹勋的从祖尹睦曾为太尉,从兄尹颂做过司徒,据说他年少之时,每每看到书上那些忠臣义士的事情,都会慨然长叹。

   所以他对梁冀的所作所为向来都看不惯,但他与杜乔也政见不和,所以平时都是中立,表面上也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要劝服尹勋,你有几分把握?”

   太尉只是名义上好听,要讲实权,还是尚书令更实际,若能把他拉入自己的阵营,何愁大事不成。

   “至少有五成把握。”

   单超不是个喜欢夸海口的人,五成的几率已经不低了,刘志点点头。

   “好,那尹勋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了。”

   徐璜也在旁边叮嘱,“无论如何,都要以稳妥为主,万不可急于求成。”

   “诺,我知道了,超必然小心谨慎,不会轻易泄了机密。”

   知道事关大家的生死,单超也不敢大意,虽然他立功心切,但也不会拿身家性命来冒险。

   毕竟,他不是一个人,还有两个兄弟要照顾。

   “奴婢倒觉得,还有个人可以试一试。”

   一直没怎么吭声的左悺开了口,眼见着自己寸功未立,他也有些急了。

   “是何人?”

   刘志现在是急于组建自己的班子,任何有可能的人选都不会放过。

   “新上任的光禄勋袁盱。”

   袁盱是汉和帝时名臣袁安的孙子,袁家数代都不畏强权,和外戚争斗,其父袁敞就是被当时的大将军窦宪诬陷致死。

   上次董良公开与梁冀做对之后,被他使人诬告,已经被削了职,继任的便是袁盱。

   他平日里与梁冀无任何交往,从表面上来看,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左悺凭什么认为他会参与此事?

   后者却神秘地一笑,“陛下可还记得袁着,袁郎中。”

   这两人都姓袁,莫非有什么血缘关系?不对呀,如果袁盱和袁着是亲戚,上次他任光禄勋时,梁冀就应该会反对才是。

   “说起来袁盱只是袁着的族叔,可少有人知,其实袁盱是他的老师。袁着幼时聪颖好学,袁盱很赏识他,便常常亲自教导。”

   想不到他二人之间还有这层关系,想必袁着“惨死”之后,袁盱痛失爱徒,心中一定非常不满了。

   只是,如此私密之事,左悺又是如何得知的?

   “嘿嘿……这个嘛,他们汝南袁氏是名门望族,我这个人呢又有点坏毛病,喜欢留意别人的趣事。”

   左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得好听,不就是喜欢四处八卦吗,现在刘志却觉得这是个大大的优点了。

   “哈哈……这个坏毛病好,要是能说服袁盱,记你一功,以后还要帮我多打听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