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300章 瑞璋两曜

  年底,渤海王刘悝终于顶不住压力,同意议亲。

   只因当初皇帝曾经说过,等他成亲后就要回渤海郡,所以他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岁,依然不肯成亲。

   就是为了能够在京城多留几年,反正他小妾歌姬一大堆,身边也不缺人伺候。

   乐得清闲自在,何必讨个世家女来管束自己。

   如今平原王刘硕早已儿女双全,据说夫妻感情极好,两人恩爱有加,对母亲马夫人也十分孝顺。

   刘硕为人老成持重,把平原郡治理得很好,如今也是百业兴旺,富饶安定。

   说起来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两兄弟,怎么性格南辕北辙,相差甚远,一提起刘悝,刘志就有些头疼,这货简直就是太不省心了。

   整日里架鹰驱犬,赌钱好色,与一帮纨绔子弟鬼混在一起,胡天海地。

   知道自己不受皇帝待见,刘悝也处处躲着他,两人一年四季都难得照面。

   还是前段日子宗正府报上来,要给刘悝行加冠礼,刘志这才想起来,这货原来一直都在京城里啊。

   因为是冠礼,所以刘志便没有马上说,还赏赐了不少礼物,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弟弟。

   原本他还打算给个面子亲自参加的,谁知郾太后刚刚问了声,刘悝的头就摇得拨浪鼓一样。

   “陛下日理万机,就不要因为臣的这些小事费心了。”

   估计刘悝若知道因为行冠礼而引起了陛下的注意,心里恨不得不举行才好。

   果然他的冠礼过后,刘志便提醒太后,渤海王已经成年,再不娶亲外面会谣言四起了,搞不好还以为他这个兄长亏待自己的弟弟。

   从五年前开始,郾太后便开始操心刘悝的亲事,马夫人也频频写信过来关心。

   奈何当事人自己不积极,不管说谁都不同意,就这样一拖再拖,拖成了大汉的大龄剩男。

   这次刘志发了话,刘悝也自知逃不过,便只能勉强点头答应,不过却提了一堆的条件。

   什么貌若天仙,琴棋书画,能歌善舞,知情识趣……等等,郾太后一听就犯了难,照这条件,比刘志选妃还苛刻啊。

   而且,怎么这些条件凑一块儿,听着就这么奇怪呢,感觉全部符合的,只能是个花魁吧,哪个世家女儿会如此轻狂。

   遥想当年平原王议亲的时候,就两个条件,贤惠,孝顺,娶妻当娶贤,弄个妖妖娆娆的女子回来算什么。

   刘志一听就知道这家伙故意出难题,想蒙混过关,瞧,不是我不愿意娶妻,是你们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对吧。

   “母亲只管告诉他,朕给他三个月时间,要是还找不到中意的女子,那就直接下旨赐婚了。”

   刘志才不吃他这一套,直接下达了最后通牒,把刘悝的退路都给堵死了。

   京城中世家多如牛毛,奈何刘悝声名狼藉,愿意与他结亲的大多数都是些小家族,郾太后又怕委屈了他。

   一来二去的,确实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郾太后甚至把目光放到了各州郡世家贵女们身上。

   且不说郾太后如何替他千挑万选,眼看着就要到新年了,今年刘志把杜密调回了京师,接替年老去职的礼部尚书之位。

   如今朝中有许多重要职位,渐渐都换上了他亲政之初培养的人,这些人无一例外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务实。

   他们无论本身性格如何,或圆滑、或耿直、或沉稳……但都踏实肯干,愿意实实在在的办一些事情,而不是尸位素餐混日子。

   而当年顺帝时期的那批老臣,只管混日子的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说起来汉顺帝也是个很有头脑的皇帝,他曾经下定决心要进行举荐制度改革,整顿吏治等等,无奈性格过于柔和,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梁太后掌权的时候,也启用过不少贤臣,可惜有个无法无天的兄长,把她提拔的人都给迫害了。

   所以她也是亏在当断不断,一再的犹豫和纵容,导致了后面的一发不可收拾。

   刘志本身的性格并不算果断,可他登基之后目睹了梁太后的悲剧,痛定思痛,才渐渐变得强硬起来。

   只是某些方面,他与梁太后还是有些相似,面对自己在意的人,过于纵容了些。

   到了熙元八年,瘟疫带来的影响慢慢消退,国家经济恢复的势头十分迅速,尤其是农业生产,一连两年都风调雨顺的,朝廷粮仓又开始充盈起来。

   不过刘志可不敢大意,毕竟他知道现在处于小冰河时期,在以后的几十甚至上百年里,气候都会反复无常变化多端。

   干旱、洪水、风暴、冰灾和地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轮番上演。

   生在这样一个艰难的年代,生产力和科技又不发达,要想让如此庞大的帝国富强安定,恐怕他未来就没有省心的时候。

   对付天灾,除了各种预防措施,别无他法,这些年他大力提倡修建水利工程,健全各种防灾救灾制度,就是为了应付未知的灾难。

   六月间,皇后临盆,朝廷上下瞩目,就连已经荣退的窦云也被请进宫来坐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