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汉之我是关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册封刘封,父子情深

蜀汉之我是关兴 羊三泰 2166 2024-05-30 14:27

  这次北伐,也是刘备与诸葛亮详细商议之后的结果。

   刘备已经意识到,如果让曹魏有时间发展国力,那么蜀魏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毕竟天下九州,曹魏占据了五个。

   一旦等到曹魏国力强大,蜀汉只能坐以待毙。

   因此刘备只有出蜀,彷效刘邦。

   占领雍州、凉州,一来可以获得秦川骏马,组织骑兵、二来作战之时有迂回空间,发动大规模作战、三来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骑军部队实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对于蜀汉来说,山峻之险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可是这有相对性!

   别人攻不进来,但你也杀不出去!

   天下大乱,占据蜀地。可以发展自己的经济,扩充自己的军队,意图天下,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天下将要一统,那么蜀地绝对是一个死牢房,因为你自己打不出去。

   而且险山峻岭不适合大规模作战。

   不能大规模作战,别人伤不了你,你也伤不了别人。

   确定了北伐战略和路线,刘备又单独召见了刘封。

   刘封放弃在上庸的兵马,又在南中之战中立下大功。

   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因此刘备必须要有所表示。

   刘备看着雄壮的刘封,满眼慈爱。

   “封儿!你在南中之战奋勇争先,子龙都与为父说了!”

   蜀汉集团,刘关张这一代已经垂垂老矣,刘备最近总感觉到头痛。

   曾经叱吒风云的五虎上将中的四虎皆已老迈,唯一正值当打之年的马超却故步自封。

   而且,两位谋主中的法正的身子不见得好。

   好在荆州在手,蜀汉还有一批当打之年的人才。

   文有诸葛、徐庶、马良。

   武有赵云、魏延、刘封、关平、关兴、邓芝。

   时至今日,刘备也隐约知道三国鼎立之势不可能遽然打破。

   故而三国之争,争得不仅是一线人才的文韬武略,实则还在比对后备力量的培养和锻炼。

   如今见了雄壮的刘封,刘备怎能不欣喜。

   “是父皇教导的好!孩儿不敢居功!”

   早前的刘封飞扬跋扈,但是在上庸经历了孟达的风波,又有赵云、关兴提醒后,刘封成熟许多。

   刘备听了刘封之言,微笑着感慨道:“封儿,你一直是朕的好孩子,这么多年来,你对朕忠孝有嘉,为父都看在眼里。”

   “就说当年汉中之战,你不避刀剑,才鼓舞士气,我军转危为安。为父一直记在心中!”

   “此皆儿臣应做之事!”

   听刘备说起往昔种种,刘封心中一暖,谦虚地道。

   原本孤高,自命不凡的刘封在刘备面前满是倾慕卷恋。

   只听刘备继续说道:“当年你我父子相见,还是在建安九年,襄阳城中……”

   刘封也被刘备带回到那个场景,不由自主的道:“是啊!如今已经十七年了!”

   “对了!林儿许久没有跟你进宫了,是否已经启蒙了?”

   刘封的长子刘林,如今已经八岁。

   只是自从刘禅被立为世子,刘封就不再让妻子带来宫中。

   时至今日,嗣子的位子刘封早就看澹,但是也要避讳。

   免得被有心人利用!

   这时听到刘备问起长子刘林,刘封一愣,一时之间没有回答上来。

   这一瞬的失神,被敏锐的刘备察觉到。

   “封儿!你我父子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刘备郑重出声,踱步到刘封身边。

   “封儿啊!实不相瞒,为父当年收你为子,确实有以你为嗣之意!想必当时你也知晓……”

   这是刘备与刘封第一次说起嗣子之事,刘封也没料到如此,一时无言。

   “不想为父自跃马檀溪之后,时来运转。阿斗降生,孙姬联姻,还有入蜀之后求娶吴后!”

   “只是你也知道,这基业大了、派系纷争也就多了!”

   刘备与刘封推心置腹,语重心长。

   “要不是糜夫人无后,糜芳也不会叛变。要不是看重我当时权柄,孙姬也不会联姻!”

   刘备说到这里,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愧疚。

   “好在阿斗天性纯良,带人谦逊,久而久之也有了口碑。有群臣拥戴,他也有仁君之像……朕便不得不辜负你了……”

   说到这里,刘备一把抓住刘封,不住摇头。

   “父皇……”

   未想刘备如此推心置腹,刘封心中一酸,咬了咬嘴唇。

   能得刘备如此,刘封别无他求。

   想了想,刘封郑重地说道:“儿臣自知才能不如太子,也从未有非分之想,父皇切莫烦恼!”

   说到这里,刘封退后一步拜倒在地。

   “儿臣请辞将军之位,恳请于成都营建府宅,随侍父皇!”

   毕竟前车之鉴,储位之争刀光剑影。

   刘封既然对储位没有念想,干脆请辞兵权。

   要说汉中之战时,刘备势力还没有多少大将之才,如今倒是不少的。

   “封儿!朕视你如子,你却不认朕为父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