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汉之我是关兴

第四十一章 军令状

蜀汉之我是关兴 羊三泰 2155 2024-05-30 14:27

  山之南,水之北,是为阳。襄阳城,位于襄水之北,因而得名。

   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最早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久而久之发展起来。

   有襄水、汉水之险,有岘山、鹿山之危。

   巡视襄阳一圈,关羽不无感慨。

   当年关羽跟随刘备投奔刘表,也往来襄阳数次。

   作为当时的南郡郡治,也是荆州治所,何等繁华。

   但时隔数年,如今城池依旧,但四野却是一派凋零,少了许多人烟。

   到了襄阳城下三日,关羽并不急于攻城,每日往返于岘山、邓县、襄阳之间。

   而早在前一日,关兴押解粮草辎重也到达了襄阳,向关羽交差。

   没有失期,途中还有斩获,算作立了两份功劳。

   关羽第一日,指派吴班带领水军进攻邓城,控制汉水水道,打通上庸与襄阳之间的通道。

   第二日,指派周仓带领剩余水军游弋汉水,截断樊城与襄阳之间联系。

   雷绪同样带领水军,防备夏口方向文聘。

   畏惧关羽军威鼎盛,兼有襄阳守备薄弱,吕常并没有主动出击。

   而曹仁还在等待援兵,加紧抢修城防,也没有能力阻止。

   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两人麾下兵员多来自南阳、襄阳、南乡三郡。曹仁屠宛,民怨沸腾。

   故三郡军士士气低迷,军吏普遍有厌战情绪,需要慢慢抚慰弹压。

   第三日,关羽终于准备好,开启了攻城前的一次军议。

   关兴、习宏等军司马以上文武,悉数到齐。

   在场都是荆州文武精英,关羽所依仗,作为中坚力量培养。

   关羽端坐帅位之上,从事郭睦跪坐在侧后方,做战事记录。

   廖化作为主簿,承担战事议事的组织者。

   “如今长江、汉水要道已经被我军掌控,如今我等面临的就是攻克襄樊二城。”

   “襄樊二城互为犄角,然曹军水军缺失,难以支援。只是这襄樊二城,当先攻哪一城,诸将可有建言?”

   廖化看向在场众人问道。

   话音落下,偏将军雷绪率先站出,拱手道:“君侯,以末将之见,当取樊城为上!”

   雷绪当年是袁术宿将,与刘备、关羽也有数面之缘。

   虽然归顺刘备不久,但是资历深,实力强,军议当仁不让。

   “雷将军但讲无妨!”眼见雷绪发言,关羽也顺势询问着。

   随即雷绪指着悬挂在帅帐中的地图,开口言道:“君侯请看,樊城位于汉水北岸,与襄阳唇齿相依!”

   “一旦我军拿下樊城,与西面上庸刘封少将军,房陵邓辅太守连城一片,便能从三面包围襄阳城。”

   “如此汉水上下及陆路都为我军掌握,襄阳吕常便是瓮中之鳖。”

   说道此处,雷绪意气风发。

   “如此夺取樊城,全据汉水当是上策。”

   雷绪不愧是沙场宿将,一席话,雷绪分析得极为有理。

   帐中其余诸将皆面露赞同之色!

   关羽其实也是赞同先攻取樊城,只是襄阳不下,如鲠在喉。

   此时见雷绪也是一般想法,于是开口问道:“敢问雷将军,兵法云十则围之,攻城并没有绝对有事。若是樊城久攻不下,襄阳骚扰后方,又当如何?”

   关羽同样指着地图上襄阳和樊城的方位,问道。

   “襄阳粮秣辎重来自于樊城,樊城的辎重来于宛城,如此往复。这样久持下去,曹军可以依托宛城、偃城,支援不断,而我军有各个击破的风险。”

   果然,如今独当一面的关平插言了。

   环顾四周,关平向雷绪一礼,然后高声道:“以雷将军之言,樊城位于北岸,往北便是宛城、洛阳地区,接近曹贼心腹。”

   “诸位将军试想,我军一旦夺取樊城,北上可直取宛洛,随后东进便能威胁许都,西进可通关中。试问,此等要害曹操怎能拱手让人。”

   “再者,水运不比陆运。曹军救援樊城近,而我军攻樊城远。舍近求远,并非上策。”

   关平此言,倒是劝说关羽步步为营。

   关平所言掷地有声,众人也陷入思考。

   其实关羽出兵之前,有两个目标。

   最低目标就是攻占襄樊,为将来配合汉中北伐。

   最高目标就是占领宛城,威胁许都

   原本他也知道攻取宛城不易,但是进来探查襄阳、樊城守备不足,未能出城作战,关羽心思又活泛起来。

   绕过襄阳,先下樊城,在下宛城这个诱惑可太大了。

   关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规模军议,但是他初来乍到,并不发言。

   而是在下面结合其他人的发言,暗自琢磨。

   习宏站在关兴后面,听了关平之言,小声对关兴道。

   “这么说的话,我军哪有胜算?”

   廖化注意到习宏与关兴低语,皱眉问道:“习宏司马可有异议?”

   习宏赶忙低头,告罪道:“末将并无建言,全凭君侯差遣。”

   还不等廖化问道关兴,关兴当先出列,这倒让其他人奇怪。

   关羽近来知道关兴多有谋划,也未阻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