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汉之我是关兴

第五十七章 汉中王议事

蜀汉之我是关兴 羊三泰 2140 2024-05-30 14:27

  天府之国,成都汉中王刘备府邸。

   刘备看过费诗呈上的关羽奏表,然后交给军师诸葛亮。

   关羽传递给刘备的奏报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荆州文武封赏,二部分是出兵襄樊布置,三部分是请求蜀中配合等等。

   现在益州最高统治机构,是汉中王刘备的汉中王府臣僚机构。

   诸葛亮总摄府事,这个地位很超然,意味着诸葛亮是刘备的公府掾属。

   二人有隶属关系但还是汉臣。

   诸如太傅许靖、侍中刘巴、辅汉将军糜竺等,都归汉中王府节制,属于汉中王国的臣子,效忠汉中王。

   这些人即是汉臣,又是汉中王臣属,拥有两重官职。

   不过,此时除了刘备、诸葛亮,能在此议事的只有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益州从事黄权。

   再有就是出使荆州归来的费诗、与代兄入蜀的关索。

   诸葛亮、法正、黄权是刘备如今最器重的三个人。

   诸葛亮最擅长政事,同时他也是三人中最擅长战略的。这点从他在刘备困居新野的时候,就提出《隆中对》看得出来。

   不过,诸葛亮的战略眼光虽然举世罕有,但军略非其所长。

   因而在此时刘备集团,战术层面上的第一谋主还是法正。

   无论是用兵的奇谋,还是洞察先机的能力,法正比起诸葛亮来都要强。

   至于黄权,虽然治国比不少诸葛亮,谋略比不上法正,但是二者兼有,更能带兵打仗,曾亲自平定了杜濩和朴胡的叛乱,如今也可以独当一面。

   除此之外,比起诸葛亮与法正来,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是益州本土的世族。

   不仅对益州的具体情况熟悉,而且还能够连结益州豪族,缓和荆州系与益州豪族矛盾。

   看着关索,刘备赶到十分亲切,上前拉着他道:“不想三郎这般大了,正好可以出仕,帮衬伯父。”

   虽然少时经常见到刘备,缠着玩闹。但是如今刘备贵为汉中王,关索当着众人面略显拘谨。

   “谨遵王命!”

   与关索寒暄两句,刘备又拿起关羽的私信看了起来。

   相较于公文,刘备更加珍重这份私信。

   信中言说关羽近况、关兴出仕,回忆桃园情形、古城聚义、新野小聚,畅想大汉中兴、兄弟重逢……

   兄弟义气、肱股之臣,夫复何求!

   这片刻功夫,法正、黄权也将关羽奏报看完,静待诸葛亮发话。

   法正虽然是谋主,黄权也足见重用,然则汉中王臣僚诸葛亮当之无愧的第一。

   “王上!”

   诸葛亮上前向着刘备一礼,然后道:“云长北伐襄樊,诚然顺天应人,然则与曹贼相较,兵力悬殊,却要支援!”

   趁着费诗在荆州,被关兴影响,关羽果断向刘备请求援兵。

   刘备也知道,北伐襄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郑重的说道:“不错!”

   在旁的法正经历了汉中之战的惨烈,如今蜀中百废待兴,赶到为难。

   “汉中之战,刚刚结束,若是曹操倾国而来,我蜀中支援却也有限。”

   刘备与曹操不共戴天,被关羽出兵襄樊的大义鼓舞,慨然道:“两军交战,在乎天时地利人和。今秋高马肥,荆州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此乃天时。

   云长水陆俱进,雄踞汉水,此乃地利。荆益二州此战上下一心,此乃人和。因此,此役我大汉战之必胜!”

   刘备发话了,这就是定下了调子。要打而且大打,打胜!

   “不错!”在此议事的黄权也插言道:“曹贼在襄樊一线兵力不足,更有宛城暴乱。虽兵力雄厚,千里奔袭。靡费钱粮不说,更战力下降!”

   诸葛亮点点头,赞同黄权之言,继续分析曹操兵力。

   “我军虽弱,尚可一战,其因有三。其一,曹贼后方未平,北有公孙渊,南有孙权,曹军欲速战速决,而我军以逸待劳,可一战也。

   其二,曹军可战之兵无非雍凉、荆扬、幽并、青徐之属,此皆边境久战之兵。雍凉防备汉中,幽并抵御外族,必不可少轻动。荆扬、青徐之兵,战力不足。

   因此,曹贼可用之兵,不过十万。且多是中原屯田、新募之兵,而我军亦有十数万,皆久战之士,兼之连战连胜,士气旺盛,可以一敌三。

   其三,我军意在襄樊,非曹贼关中冀州腹心,进可攻退可守。今若集中兵力于紧要地方,挫敌于城下,待敌士气消弭,粮草不济,曹军不战自溃。!”

   相较于刘备,诸葛亮叙述的更加具体。

   法正看了关羽奏表,知晓糜芳与江东暗通曲款,忧心道:“只怕曹操与孙权勾结,如此关君候独木难支!”

   “以我之意,杀了糜子方才好!”

   想起糜芳所作所为,刘备也暴跳如雷。

   这话无人应承。

   糜芳是杀不得的,会让糜竺等老人寒心,又会影响新投靠的吴懿等人。

   诸葛亮建议下,糜芳被软禁了,对外推说中风。

   即便如此,糜竺还亲自来向刘备请罪,刘备抚慰一番。令糜竺之子糜威到汉中王府做了近卫统领,以示安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