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唐朝做首富

第十二章 和解(上)

回到唐朝做首富 搬砖的阿南 2083 2024-05-30 14:27

  两家人吃过饭,奴婢们收拾了碗碟,将茶器端了上来,崔涤看了看夫人。

   女子起身对着崔若萱说道:“我前几日在东市布行订了些布料皮裘,走,陪婶子看看去。”

   崔若萱看了一眼何明远,便跟着走了出去。

   侍候在旁边的奴仆苍头也下去了,大堂里只留下了他们二人,崔涤这才慢慢说道:“你如今抄没了家产,家里钱财也不多,往后啊就别在大车小车的往家里送了。”

   “九叔这是说哪里话?明远孤身一人,茕茕独立,在这长安城里不靠九叔还能靠谁?当初若不是九叔有意提携,明远能长驱安西?为国建功?只可恨我年少,不知朝廷里的深浅,犯下了许多错事,给九叔抹黑了。”

   “我有什么?只是你还年轻,官场不比商场,这里面水深得很,万不可稀里糊涂地折在里面。”

   崔涤颇为可惜地说道:“你啊!别的都好,就是太冒失,做事没分寸,把人都得罪死了。

   “我们这些做官的,结下了梁子,就要往死里打,不打到头破血流,身败名裂,哪肯住手?

   “你们不一样啊!你是做生意的,只要价钱合适,什么事情不能商量着来?对不对?”

   何明远点了点头,只听崔涤继续说道:“想必萱儿应该和你说了,前几日除夕国宴,元离请我做中间人,为你们说和,小远,你要知道这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两家都是长安城里的巨富,不就是因为张永年那件案子吗?你们两家,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五六万贯的钱财你们也用得着打个死去活来?”

   何明远放下手中的茶盏,问道:“那依九叔的意思,长安县的帐就那么一笔勾销了?”

   “哎~九叔倒也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你在庆丰楼不是也把元子修给废了吗?这一来二去……”

   当他观察何明远眉头稍微皱了皱这一细微动作时,没等何明远开口,笑道:“元家你可以不在乎,我的脸面你也不必顾及,可宋王的脸面,该给还是要给的。”

   “宋王?”

   崔涤点了点头,说道:“元子修与王妃的关系你也知道,不过都姓元而已,可就冲元家每年送的绫罗绸缎,宋王也是要帮他一帮的。”

   宋王李成器,李隆基的大哥,这个差一步登上皇位,死后还被追授让皇帝的人,虽然没有一点实权,却是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仅次于李隆基,别人不能说的话,他可以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可以做,血浓于水,这是给他们的祖母给他们留下的最后一笔遗产。

   元家竟然可以请到宋王作保,这是何明远没有料到的,可目的何在呢?

   联系他们家将张婉仪赶出家门,莫非是真想和解?还是卧薪尝胆,以待时机呢?

   看着何明远怔怔出神,崔涤问道:“怎么样?想好了吗?”

   “嗯?哦!想好了,宋王的面子不能不给,九叔您的面子我也得顾及,不就是去喝杯酒的事儿吗?如果元离实在没诚意,到时候再走也不迟。”

   “好,那这事儿可就定下了,明天是(元日休沐)最后一天,咱们明天上午吧?聚仙楼怎么样?”

   “九叔说了算。”

   二人端起茶盏,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

   ……

   次日,何明远与崔涤先碰了个头,然后往聚仙楼去了。

   只见这一日他身边跟了两个随从,每个人的个头有他两个大,腰间带着横刀。

   “小远,你这是……”

   何明远苦笑道:“没办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

   崔涤打趣地说道:“这话可不能和圣人说啊!太平盛世,朗朗乾坤,米斗不过十文,哪里来的贼呢?”

   何明远笑而不语,这倒不是他胆小,若是怕死,他也不会有安西之行了。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家财万贯,坐不垂堂,这都是非常明白的道理,他可不想稀里糊涂地跟人换了性命。

   一进店门,掌柜的赶紧迎了出来,就像见了自己的亲爹。

   “哎哟!崔监!何郎!许久不见!许久不见。”

   “杨公别来无恙?”

   “这把年纪哪里能无恙呢?上个月从西市李公那里买了匹大宛驹,性子烈得很,把我给从马上颠下来了,足足在榻上躺了半个月,到现在腰还疼呢!”

   崔涤说道:“那岂不是很可惜?我还想再与杨公在球场上过几招呢!”

   “只要您想,老夫翻身上马,那也是条下山虎啊!”

   三人大笑起来,杨掌柜看着他们两人,问道:“还是老样子?”

   “还是老样子!然后再准备上四个人的匕着(刀叉筷子)。”

   “诺。”

   二人在楼上等了有半炷香的功夫,只听楼下一声响亮的吆喝。

   “大王驾到~”

   何明远刚想起身,却见崔涤摆了摆手,道:“宋王没那么多礼节。”

   话虽这么说,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合适,这可是亲王啊!

   人未至,声先闻。

   “濯甫呢?这个小兔崽子,越来越没大没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