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唐朝做首富

第三十五章 乌台案(1)

回到唐朝做首富 搬砖的阿南 2643 2024-05-30 14:27

  “二郎,这两封奏疏你看过了吗?”

   男子躺在榻上,翘着二郎腿,对着坐在桌子前面的少年问道。

   少年长得像他的母亲,模样生的十分好看,而体格则随了他的父亲,雄武健壮。

   他一边磨墨,一边说道:“孩儿刚才看过了。”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啊?”男子问道。

   “何明远飞扬跋扈,藐视王法,姚崇纵容属下和家人贪赃枉法,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杀了算了!”少年没有一丝犹豫地说道。

   男子听了他的话不禁大笑起来,他并不觉得这样残忍血腥的话出自一个孩童口中有多么可怕,反倒对这样的事情十分理解。

   越是这样口无遮拦,越是这样吞天灭地的话越有可能出自一个孩童之口,因为他什么都没经历过。

   只有对杀戮陌生之人才会说出血流成河的狂言。

   只有对世事艰难一无所知的人才会想去劈风斩浪。

   当他们真正长大,亲自面临艰难,便会头也不回的逃窜。

   正如一位狂人所说,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

   对于自己儿子这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狂言,李隆基只是置之一笑,他坐起身来,看着这个年轻人,笑道:“杀人岂是容易的事?”

   他嘴上表现地虽然极为尊重生命,可一旦有人胆敢触犯到他的底线,那就等着雷霆震怒吧!

   管你是谁?

   李家人身上流淌着政治的血液,他们对权力的敏感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这个家里简直就是一种天大的讽刺。

   互相之间,既是战友,也是对头。

   不过眼前这个小狮子还没有到了被赶出家门,自立门户的时候,狮王仍然会像天下所有的父亲那样,尽职尽责,喂养他们,教会他们捕猎,直到他们的爪牙变得锋利起来,但身体尚未健壮之时。

   年轻狮王拿起奏疏,十分有耐心地对小狮子说道:“何明远于国有不世之功,看似跋扈,却忠心可靠,姚崇纵容属下贪赃纳贿,却是朝廷栋梁,这样的人,叫重臣,是不能按照常理去办的,懂吗?

   “二郎,你要记住,作为人君,你要海纳百川,你要胸怀天下,人,但凡是人就没有不犯错的,为人君第一件要务要学会什么?”

   少年抬起头来看着他,笑道:“父皇说过,忍耐。”

   “对,忍耐!遇到他们的缺点,你要忍耐,受到他们的驳斥,你也要忍耐,为什么?不为别的,只因这天下不姓张,也不姓王,他姓李!明白吗?”

   少年应声道:“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李隆基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孺子可教也,行了,我还有些事要做,出去玩吧!”

   “孩儿告退。”

   李隆基看着太子跑了出去,便立刻收起了笑容,面带忧愁地低头看着面前地奏疏,不禁叹了口气,道:“忍耐!唉!我真的是忍不住啊!何明远这小子刚立了功就给我来这么一手,真是让人很火大啊!他是不是以为我不敢杀他?哼!那就在大理寺长长记性吧!也好堵堵李杰的嘴。”

   说着他又拿起了另一封奏疏,这封奏疏比起李杰弹劾何明远的那封更让他头大,这一封是弹劾姚崇的。

   “御史台要疯啊?哪来的胆子?谁给他的勇气?”

   这两封奏疏在昨天一前一后交到了他手里。

   是关于弹劾中书主书赵晦的奏疏,其中还捎带了姚崇的两个儿子。

   如今的朝堂上,姚崇大权独揽,说一不二,这自己也知道,而且他并不害怕姚崇对自己的威胁,毕竟有案底在手,可现在无缘无故的,竟然有人敢弹劾他这个当朝宰相,这里面绝对有鬼!

   是谁在背后使坏呢?

   太子殿下刚出殿门就与传书的小中官撞了个满怀,跌在地上,吓得小中官趴在地上,连连叩头求饶。

   高力士看到这副情景,赶快跑到了太子殿下身边,把他扶了起来,继而转头斥骂那中官:“该死的狗奴!走路不长眼睛吗!”

   “奴知错了,奴知错了……”

   小殿下正是活泼的年纪,根本不在意这一跤,才眨眼的功夫,马上又跑了出去。

   “殿下……你们几个!还不快跟着!”

   守在跟前的几个侍者才连忙跑了出去。

   那中官磕了十几个头,把手里的奏疏捧在了高力士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姚相公的奏疏。”

   高力士接过奏疏,没好气地说道:“行了,下去领板子吧!”

   “诺!”

   高力士站在门口,打开奏疏,快速的浏览着,由于他为人灵活敏捷,对政务也颇有见解,所以李隆基在许多细节小事上,干脆放手交给了他,他几乎可以算作皇帝的影子。

   但对于这样一位刀尖上走过来的主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错该犯,什么错不该犯,他还是有分寸的。

   而眼前这封奏疏并不普通,所涉及的也不是什么小事。

   昨日御史台先后弹劾了何明远以及赵晦,圣人那边也做出了应对。

   何明远因伤人下大理寺鞫(ju)问,赵晦则是因为受贿被判斩监候。

   眼前这封奏疏就是对赵晦被判斩监候的回复,这不是他能管的了的事。

   ……

   李隆基看着奏疏,嘴角渐渐扬起,事情果然像他预想的那样,姚崇出面了。

   其实赵晦的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几千贯上下。

   这么多年在中书省处理政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怎么能因为这几百万制钱就判了斩监候呢?官命大如天啊!

   再者何明远这个时候恰恰犯了案子,为了给他争取点舆论,自己也不得不卖姚崇一个面子,让他在何明远的事情上,替自己说两句话。

   毕竟,皇帝嘛,徇私枉法一次两次的没什么,次数多了,总归不像个明君,所以这些脏活儿烂活儿就需要有人来替皇帝分担一下,姚相公一向通情达理,这他是知道的,不似那宋璟,迂直的厉害!

   李隆基提起笔来,想了想,好像自从开元那年大赦后似乎好长时间没有显示过自己天恩浩荡了,赶上过年,不如趁此机会给京师百姓施点恩惠。

   他提起毛笔,在一张做草稿的白纸上写下了几个字:赵晦,革职。

   ……

   ……

  喜欢回到唐朝做首富请大家收藏:(www.xs4.cc)回到唐朝做首富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