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汉末当暴君

第五十二章 见二荀

回到汉末当暴君 雁回还 2165 2024-05-30 14:27

  刘宏在书房里,沉思着。

   “报陛下,小黄门团子求见!”

   刘宏应了一声:“让他进来吧。”

   小黄门团子,亦是刘宏信任的几个宦官之一,在这场政变之后,他常被刘宏委以腹心。

   团子进来之后,先是对着刘宏拜了一拜,然后呈上一册书道:“陛下,名册已经整理出来了!”

   这个名册,正是这次政变中涉事者的名单。

   刘宏接过名册,随意地翻看一下,不禁啧啧称奇:“这么多?”

   团子如实说道:“有随波逐流,为袁绍挟裹着的入宫的。”

   “袁绍还是行的啊!”

   刘宏感慨道。

   这次,如果不是刘宏还在,袁绍肯定是能成了的。

   可惜了,他碰上了自己。

   倒不是说刘宏比袁绍强,相反,袁绍的综合素质是相当高的,但还是栽在了刘宏手中。

   早期的袁绍,还是很善于决断的。

   也许是窦武给他带来了太大的影响吧。

   这家伙一直没敲定计划,实际上,只是他自己独操大权在暗中行事,敲定计划之后,他把所有人都绑上战车,直接动手。

   刘宏翻着名册,看着看着,他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尤其有两个人,让他有些坐不住。

   黄门侍郎荀攸、守宫令荀彧……

   “这俩人这会儿已经出仕了???”

   刘宏自言自语道。

   他问团子:“荀攸和荀彧,他们俩为什么在大狱中?”

   团子如实答道:“受袁绍胁迫。”

   受没受胁迫,刘宏不知道,但刘宏寻思着,以这两位的才能,但凡在这次政变中有所表现,就不太可能在前期默默无闻。

   刘宏吩咐道:“把他俩叫来,朕有话要问他们。”

   “遵命!”

   ……

   不一会儿,有两个青年士人到了刘宏的书房,

   在此之前,还有人带他们洗了个澡,换上套干净衣服,不然他们从大狱出来,哪儿能直接见皇帝?

   “罪臣荀彧荀攸,拜见陛下!”

   刘宏打量着他们叔侄二人,不由得啧啧称奇。

   按这个时代的审美,这两人属于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了,尤其是荀彧,有刘宏七成的帅气。

   刘宏微微托起手来,示意道:“起来吧,随便找个地方坐。”

   “谢陛下。”

   二荀虽然疑惑为什么刘宏会召见他们,但是他们还展现出应有的礼节。

   “你叔侄二人,何故入了大狱?”

   听到刘宏这么问,二荀有些发愣。

   片刻后,年纪稍长的荀攸回答道:“我与家叔父,都是何氏的幕僚。”

   荀攸虽然年长,但是辈分比荀彧低了一辈儿。

   而且仕官的经验,荀攸要久些。

   刚才,荀攸说的都是实话,从何进执政开始,就想建立自己的班子。

   这位杀猪的屠户,还算礼贤下士,他在全国各地开始疯狂的征纳名士,要么举荐他们当官,要么让他们给自己当幕僚。

   而二荀,则都是何进手下的幕僚。

   刘宏又说道:“幕僚,为主出谋划策,为何你们看不出何进、袁绍必败呢?若是你们在他们叛变之前,就能说服他们,恐怕今日也不会兴起大狱了。”

   这句话,就有些刻意了。

   刘宏当然知道,这会儿二荀还是小透明,他们就算插话,也不一定会被采纳。

   之所以这么问二荀,就是想听听他们会怎么回答,是要说何进等人不好,还是要说自己没看出来呢?

   荀彧和荀攸当然看出了些端倪,甚至他们还直言过,听到问话,他俩也是心头一阵苦涩。

   敢情…

   问题还出在我们头上了。

   荀攸虽然出仕早,但是并不怎么擅长言辞。

   所以荀彧站出来说道:“就像是射箭,何进、袁绍持矢,激进者如箭簇,我等为箭羽。他二人不会因为箭羽不锋利而不射箭,箭矢射出去,箭羽随之而动,非我等所愿。”

   荀彧用了一个比喻…

   说明自己人微言轻,也是被挟裹着一起上的。

   刘宏就服气这些文化人,一方面不忍心对‘故主’恶语相加,一方面还得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处境,一方面‘持矢’这俩字的谐音,真的让刘宏笑到了。

   不只是故意为之,还是巧合。

   回答不难懂。

   但是荀彧在刘宏心中那种‘重实务’‘正经’的印象毁掉了。

   看来啊,还是需要被调jiao啊!

   嗯,就留在身边吧!

   当然,刘宏也不会说想放就给他们放出来的。

   他身为上位者,有制定规则的权力,但是,他却不想出手破坏规则。

   这样的话,只会损伤律令的权威性。

   所以,刘宏想出个新招。

   为避免现有律令被破坏,刘宏决定重新制定一条新的规定。

   刘宏看向二荀道:“鉴于你们二人没有深入参与叛变,故不重罚,照朕之令,你二人一人罚金四斤,可以免除徒刑。”

   汉代刑罚,自从汉文帝改革废除肉刑之后,内容就相当之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