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看到刘宏所授的心得还有十六字真言。
不禁心里暗暗揣测。
目前这个情况…正好就对上了!
敌进我退,这个退不是撤退,而是战术转移。
敌驻,说的不就是破羌县驻防的兵力么。
我扰,不就是陛下给自己指点迷津吗?
而游击的对象,不正好应了陛下所说——在这个节骨眼,韩遂必然着急啊!
一下子,关羽的思路就清晰了起来。
原来,还可以这样!
“传令,加速赶往破羌城外,敌在三里时,换马!”
“是!”
没有人质疑关羽的决定。
也正是因为这支骑士能做到令行禁止,才使得关羽敢于尝试,才让关羽有底气去接近敌方。
……
在湟水谷,一支五十余人的士卒正在茫茫的大雪中瑟瑟发抖地巡逻着。
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冬季,两山夹道中的风,最是凛冽。
风呜呜吹个不停,士卒们冻得龇牙咧嘴。
“嘶,好冷…”
“也不知道阎行将军在想什么…这个鸟天气,谁会往这儿来?”
“就是…简直是多此一举嘛,也不知道阎将军为什么让我们到这里来…”
小队队率的心情也是糟糕透了。
这个天气,他本来能在军营里喝上热汤,在暖暖的帐篷里睡觉,或者和其他士官一起赌博,谁料想阎行的一封急令,将整个破羌折腾了起来。
说是要防备敌人,见到不明身份成群结队者,尽皆杀之。
但是防备着防备着,却连根鬼毛都没发现。
如果不是上头的军令,队率肯定早就撂挑子,带这兄弟们回去了。
“诸位兄弟还是忍忍吧,实在受不了,可以休息休息,记住,切莫私自逃走!”
想到那个阎行…
诸人都不寒而栗。
那个人,向来重军令。
但凡有不尊军令者,死,还只是最轻的惩罚。
没人敢逃,但是既然队率说了,能休息休息。那能坐着,他们就肯定不站着了。
山谷中的石块后,士卒们背风坐倒,靠搓手、抖腿取暖。
队率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暗骂一句:懒蛋。
片刻后。
轰隆隆…轰隆隆…
一阵阵闷响,萦绕在他们的周围。
“什么声音…?”
队率抬头往两面的山看去。
今年冬天的暴雪,将山头蒙上一层白。
结合着声音…
莫不是雪崩了!
队率暗道一声不妙,然后冲着士卒大声喊道:“兄弟们速速聚到一起,往中间站,雪崩来了!”
众人一听,当场就慌了神。
他们连忙按照队率的命令聚作一团。
轰隆隆…轰隆隆…
声音越来越大。
但是原想着汹涌的雪堆却迟迟没有落下来。
不是雪崩…
这声音更像是群马奔腾的声音!
“不好!”
这时候对率想起来县中县尉对他的叮嘱…
“是骑兵!”
只不过当他们意识到是骑兵来袭的时候,为时已晚。
而且,事发紧急,大部分人根本都反应不过来,仍是愣愣地在原地站着。
真就见鬼了…
还真特么的有人!
……
大雪纷飞,山谷中本来光线也相对暗些,能见度颇低。
约莫在一百多步外,关羽才看到前方有人的存在。
“那便是斥候说的那一群愣头青了!儿郎们,踏过去!”
关羽高举兵刃一马当先,骏马踩着积雪,如履平地一般。只电光火石间,便赶赴到了那支小队的面前。
可笑的是他们在此巡逻,却好像是匆匆拿起兵器一般。
十倍于敌还尽占先手,这一波,耗时不过二百息。
既然这里有人巡逻,那就意味着附近就没别人了,于是关羽下令道:“这里离破羌不远了,且就在这里休整休整!明日,再继续行军!”
半个时辰后,营帐靠着山壁驻扎的整整齐齐,士卒们在关羽的安排之下,轮流值守,以防突发事件。
“报——关司马!”
一骑士飞马赶来,向关羽报道:“往西方向,出现了四五十人的小队,徒步!”
关羽不禁哂笑一声。
看来,敌人根本没想到自己会直接往这个方向走。
不然这是看不起谁呢?
“记住,留一个活口!”
时候没多大会儿,一个敌兵俘虏就被带到了关羽的面前。
关羽还没问,那个俘虏就如实把关羽想知道的全说出来了。
原来是破羌赶来的换防士卒。
杀了一波,又杀了一波,那就意味着…
一天之内,这里不会再来人了。
趁着天色还没黑,还有风雪掩护,众人美美的餐了一顿烤肉,而后安心休憩。
果真一夜无事。
翌日一早,关羽开拔。
与此同时,破羌县的县尉张邈例行往营地去探查。
当张邈在营中没有看到前去湟水谷的队率时,他不由得肝火大动。
“蒋申何在!莫不是睡过头了?连本县尉都敢不知会了是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