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

第16章 局势依然不简单

  16:局势依然不简单

   郑薛二人领了命,匆匆离开史府,又匆匆赶往皇宫,到御书房向赵昀禀述了史弥远的意见。

   “联蒙灭伪宋……那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朕呢?何况凭蒙古人的野心,区区称臣,岁贡银五十万两,绢一百万匹,岂能入他们的眼;这史弥远真是老糊涂了,还当蒙古是当年的辽和金么……”

   赵昀心里颇为不爽的道,放下手中《资治通鉴》,但又不得不道:“还是丞相老成谋国,想得周到,那便按丞相意思办吧!”

   瞟了一眼得意洋洋的薛极,语气冷淡的道:“薛学士,那朕命你为团领,率团秘密北上蒙古,去与窝阔台洽谈此事!凭你的才学,当能马到成功!”

   “臣遵旨,臣定不如使命!”薛极连忙大喜道。

   “另外,朕会让枢密院提前拟出一份出兵计划,各地驻屯军要加紧备战了,既然要动手,那便一鼓作气,一劳永逸的剿灭伪宋!切不可拖成持久战,因为朕担心蒙古人会中途变卦。

   还有,国内舆情也要控制好,免得一些读书人和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乱嚼舌根子,扰乱视听。”

   “官家英明!”郑薛二人连忙道。

   “光化一战,孟珙立了奇功,是我朝一位难得的将才!朕欲升其为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以便其更好的为朝廷效力!

   二位觉得如何?”

   二人对望一眼,郑清之老调长弹的道:“官家,孟珙虽然是个人才,但这般连升数级……臣以为,还是多多征询朝中大臣们的意见,比较好!”

   “行,那边有劳二位去征询了,完了跟朕说声!”赵昀冷笑道。

   待二人出了御书房,赵昀突然猛的一拍御案,心里忿忿骂道;“史弥远,你这个老东西,都这个样子了仍处处掣肘朕,实在是气人!

   你怎么还不死啊,当真是要活成精不成!”

   “嘭,嘭,嘭!”

   这时,皇宫的高墙外面突然传来几声炮竹轰鸣声,紧接着便是一通锣鼓敲响,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喧闹声;赵昀心头不由一紧,他知道这是临安城百姓又在自发庆祝世仇金国灭亡。

   自从完颜守绪死后,这样的庆祝活动不仅在临安,在大宋其他地方也都闹得欢腾。

   人们都在纷纷称赞一血国耻,让天下汉人扬眉吐气的赵竑。

   每次听到皇宫外的庆祝动静,赵昀的心就像针扎一般难受。

   “好吧,那边联合蒙古人灭了伪宋吧,不论我朝付出多大代价,朕都愿意承受!因为赵竑的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了!”赵昀暗暗想道。

   “唉,若我宋军中多出几个孟珙这般人物,何须要联合蒙古人呢”

   ……

   “岳尚书,听说这孟珙也是岳家军后人,有这么回事么?”

   春光融融,万物焕新;丰县郊外一条山路上,正领着一干人去视察流民安置情况的赵竑,这样询问随行的岳珂道。

   岳珂点头道:“嗯,可以这么说吧。”

   “这孟珙出身将门,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曾为吾祖父麾下之部将;其父孟宗政,自幼豪伟,有胆略,少从父抗金,屡立战功。金兵每次遇到他都是败绩,惊呼其为‘孟爷爷’。

   孟宗政死后,其子孟珙便接管了他一手编练的忠顺军。

   这孟珙平素为人低调,不显山露水;光化一战,算是大大显名了。”

   赵竑笑道:“为将者就该低调处事,让对手还没摸清底细,便败得一塌糊涂了;武仙败得这么惨,事先多少有轻敌之意。”

   说完,又问:“你与孟珙之前有过交集么?”

   “没有,但臣之前与其父孟宗政有过书信往来,他父子俩一向都是仰慕臣的;官家的意思是……”

   赵竑道:“孟珙这一战,打出了咱汉人的威风,朕想派人给他送一份贺礼,一份贺表,略表仰慕赞赏之意,不知可行否。”

   岳珂忙道:“官家,此举不妥当的!蒙珙现在是宋廷红人,且孟家一向对宋廷忠心耿耿,为了避嫌,他一定会拒绝。”

   赵竑笑道:“拒绝没关系,朕的意思表达到位便可。”

   “官家的意思臣懂了!”这时,一旁的张至仁插话道。

   “哦,张卿说说看。”

   张至仁道:“官家是想向世人表明,新宋也好,伪宋也罢,只要是汉人,便对灭金担有共同使命,不分彼此。

   只要为灭金大业做过贡献的,便是汉人的英雄。

   既然都是汉人英雄,那便该相互欣赏,不要相互为难的!”

   赵竑呵呵一笑,赞许的点点头。

   “见孟珙是员难得的将才,官家这是动了爱才之心,想招纳他吧。”

   “招纳现在还言之过早,但提前试着结交,打打招呼,终究是不会错的!”

   一行人便说便走,渐渐便到了一处流民安置地;王元春等人见了,连忙迎了上来。

   王元春估计的不错,自从新宋敞开国门,接纳流民以来,涌入国境的流民已达五六十万之众;后续还会源源不断的涌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