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

第51章 再见潘壬

  两章连发!

   51:再见潘壬

   随着李全拍桌一喝,因激动而忘乎所以的三人才回过神。潘壬迟疑片刻,快步上前,俯身在李全耳边低语了一通。

   饶是李全气度沉毅,也听得怔忡不已。

   完了,凝目审视三人,气场逼人。

   室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罗宏和潘小安和他一对眼,顿感到一股压迫感,猛然间也想起自己的身份和来此的目的;临行时,赵竑曾反复叮嘱过,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沉着冷静,怎么一下子就全忘了呢。

   二人忐忑不安的拢到潘雄身边,见潘雄一脸愠怒,心里便更不踏实了。

   时隔八九个月,潘壬突然在李全的地盘出现。

   虽说潘壬曾经是他们的头,但一路随赵竑走到现在,赵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不可替代;何况还有潘甫的前车之鉴呢。

   李全颇有大将风度,也没追问三位来历,只是呵呵一笑,让罗潘二人也入了座,还让人送来茶水。

   待气氛缓和了一些后,方问潘雄,“这位小哥,接着说,你们如何能搞到蒙古人的马匹!”

   “李将军,全在信里头。”潘雄从怀里摸出那封信,恭恭敬敬的递过去。

   李全接过信,拆开,仔细看着。

   潘雄三人忐忑不安的观察他的反应,偶尔也抬头看一眼面带微笑,似乎心情极好的潘壬。

   这潘壬虽算不上那种遇事特别冷静,思维特别缜密之人,但也不属于冲动冒失之辈,刚才竟如此激动,实在反常,有没有可能是故意为之呢。

   潘雄又这样想着。

   “嗯,你们的主上……这个鲁员外,想法真是很不错!”

   反复看了几遍后,李全搁下信,赞道:“不光想法不错,选择的时机也很准!

   须知几年前,朝廷就曾派人与蒙古人洽谈过粮食换马匹的事宜;只是蒙古大汗铁木真已率部西征,带走了数量庞大的战马群,加上蒙古人劫掠过好几遍山东河朔之地,粮食也不缺。

   所以,这事当时就没谈拢。

   如今铁木真正率部于凯旋途中,很快就能回到蒙古大本营;料想此次又劫掠了一大批财物,乃至马匹;蒙古人一直想着联宋灭金,也为了解决他扶持的那些汉人豪强缺粮的难题,应当不会再拒绝这笔买卖!”

   “依将军的意思,就是答应了。”潘雄暗喜。

   李全不置可否,收了信笑道:“你们鲁员外开出的条件令人无法拒绝,但前提是本帅必须先看到蒙古人的马匹,至于粮食问题,本帅自有办法搞来。”

   说完,停顿了一下,语气豪放又带着几分痞气的说道:“莫忘了,老子现在可还是大宋的京东路总管,这笔买卖必须经过老子的手,否则就别想办成!

   嘿嘿,你们主上算是选对人了!”

   “那是,那是!咱们员外也说此事非大帅不能成功!”潘雄连忙献媚道。

   李全哈哈一笑,把信塞入袖中,看了看四人,意味深长的笑道:“既是故人相逢,就该好好亲热一番,你们请自便吧!”

   “谢大帅!”潘壬大喜道。

   ……

   ………

   潘壬带着潘雄三人出了李府,寻了街边一家酒楼,上了二楼一间雅间,要来茶水。

   店小二甫一带上房门,潘壬便急切的问:“三位好兄弟,还能见到你们真是太好了!你们是如何脱离宋境的,官家可好?”

   罗宏和潘小安这回没有抢着出声,静待潘雄反应。

   所以有些冷场。

   曾经一同经历生死的兄弟,此时已产生了戒心。

   隔了好一会儿,潘雄才道:“潘二哥,官家很好,我们也都很好,来这里的原因你也知道了;我想问的是,你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了呢?”

   “那就好,那就好!”

   “只要官家在,大事就有可为!”

   潘壬高兴的说着,长叹了一口气,眼圈儿一红,说起太湖边上分别后的种种遭遇。

   原来潘氏兄弟带的那一路人倒是顺利躲过了浙江西路官兵的缉捕,顺利到达海边,找渔民买了一条大船,沿海一路向北,准备在山东沿海上岸,然后去沂州汇合。

   先是在海上遇到大风浪,落水六人;好不容易漂到一座荒岛上,十几个人在荒岛做了个把月的野人,幸亏遇到打鱼的渔民经过,花高价让人把他们运到海州(今连云港),对方便再也不想北上了。

   三人只得从陆地一路北上,途中潘丙感染风寒,熬了些日子便死了;又是一个多月下来,途中遇到过土匪,抢东西的流民,边防军的追捕……几番折腾下来,最后这一路人马只剩下潘壬等四个人了,财物也被抢得精光。

   几个人只得躲进一间破庙,白日出去乞讨,晚上回庙过夜。

   如此一晃又是两月。

   穷途末路之际,潘壬也深感继续北上,凶险万状,怕没到沂州便全军覆没了;遂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着人南归,冒险去楚州忠义军驻地,并幸运的见到了杨妙真。

   此时,楚州之乱已经发生数月,杨妙真深感这几人留着日后必有大用,但呆在楚州风险太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