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进逼汴梁
66:进逼汴梁
汴梁郊外,蒙古营地。
窝阔台那座阔大的宫帐内酒肉飘香,欢声笑语,气氛极为热烈欢快。
“也客那颜,末将敬你一碗酒!”
“也客那颜此番大胜,堪比当年先汗在野狐岭以十万之兵大破金兵四十万!前者象征着我大蒙古国的崛起势不可挡,而后者象征着金国的灭亡已铁板钉钉!”
“口温不花说的太好了,也客那颜不愧是我蒙古人的战神啊!”
“也客那颜威武!”
“来,也客那颜,我速不台真心敬佩你,想再敬你一碗!”
“好说!”
“父亲,儿子蒙哥也很敬仰你,也敬你一碗酒!”
“好,希望我儿以后也能成为大蒙古国杰出的将领!”
携巨胜之势凯旋而归的托雷自是成了这场欢迎酒会当之无愧的主角,赞颂声不绝,众将争先上前敬酒;堂堂蒙古大汗窝阔台反倒成了配角,但他也只能金刀大马的坐着,含笑面对。
头顶光环更盛的托雷甚是兴奋,来者不拒,直喝的熏熏大醉了,才由人扶了出去。
欢迎酒会也就结束了。
窝阔台目送托雷的背影离开宫帐,缓缓低下了头。
沉思片刻后,他又猛的抬头,眼中闪现出嫉妒,怨恨,不服但又无奈等诸多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的神色。
唉,本汗这个四弟真是太能打了,都是一个爹妈生的,他怎么就这么能打呢!
这一夜,窝阔台心事重重,碾转床榻,彻夜难眠。
……
“弟兄们,打到汴梁去,一血靖康之耻的时机到了!”
“冲啊,杀啊!”
且说赵竑这边,待郭文振率领队伍一撤退,新宋一万雷奔军,五千龙飞军,外加三千禁卫军便在屁股后面开始猛追。
追到夏邑县,守城的五千金兵见对方人多势众,不敢出兵拦截,只得关闭城门,死守城池。
新宋军队也不攻城,留下三千人堵在夏邑西门,防止金兵出击,戳其后路;主力则绕过夏邑,继续猛追。
“父亲,咱们这样一直撤退,赵竑派兵一路猛追,也不是办法啊;这次相当于把他们引到汴梁啊!”郭轩看出了不对劲,立刻劝谏父亲郭文振道。
郭文振道:“朝廷命为父率兵回防汴梁,咱们照做便是,无需琢磨那么多!”
“可是父亲,现在情况不同了,朝廷不知道赵竑会派兵猛追的!”郭轩急道。
郭文振道:“朝廷岂能没料到,只有一种可能,国安用张林等人停止了反攻,让赵竑有了喘息之机,腾出了手!”
郭轩怒道:“这等见风使舵的归降人马,就是不可信任!父亲,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必须马上停止撤退,阻击赵竑才是!”
郭文振厉声喝道:“我军若回援不及,汴梁城被攻破,这个罪名为父又如何担当得起!
吾儿,为父被朝廷闲置十来年,就想通了一个道理;只要遵守朝廷命令,即使天塌了,也不关咱们的事!”
“可父亲……”
“吾儿休得啰嗦,为父是主将,如何择选,自有主张!”
“弟兄们,打到汴梁去,一血靖康之耻!”
“冲啊,杀啊!”
夏邑城外,守城主将望见新宋主力已经奔远了,不由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心里琢磨着要不要趁机率部杀出城去,解决掉西门这三千新宋人马。
正心痒痒的,只听城东面马蹄滚滚,步声杂沓,慌忙奔过去一看,只见约一万五千步骑兵正朝这边行来。
远远望见队伍中有一只阔大的御驾,上面立着一位全身披甲,英姿勃发,兼贵气和霸气于一身的高大青年。
青年周围的护卫持着无数面旗帜;御驾后还跟着一辆仿蒙古包式的舆辇。
那主将一见,顿时收起刚刚升腾起的那股子野望。
待队伍渐渐行近,只见那一面面旗帜上都写着,“打到汴梁,一血靖康之耻”的标语。
“报,淮北国安用,张林等人停止了反扑,已率部撤回!”临近夏邑县城,一骑飞奔来报。
“很好!”
赵竑笑道:“三峰山一战,不仅完颜守绪的抗蒙信心受到重创,金国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也大为动摇了!”
潘阳建议道:“官家,此时能否再写招降信,派说客招降国安用张林等人!”
“朕正有此意!”
赵竑说完,提起御驾案几上的御笔,写了招降信,想了想,又道:“至于这说客人选,朕觉得派夏全手下去比较合适;他们都属忠义军,且均与李全部不合,能说得上话的!
来人,拿着朕的信速速去淮东找夏全,让他派出人来!”
“是!”
待一名信兵拿着信,跨上马匆匆驰远后;赵竑望了望夏邑城,大手一挥,命令道:“全军将士听令,从东南北三面围城;半个时辰后,开始攻城,勿必明日落日之前攻下城池!”
“冲啊,杀啊!”
按赵竑的计划,前面的人马猛追郭文振部,自己趁机沿途扫荡夏邑等金国城镇,捞取地盘和好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