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

第35章 要借彭义斌的势!

  35:要借彭义斌的势

   “你说这彭义斌也真是厉害,短短数月内势力暴涨;先是和恒山公武仙联手攻下真定,接着挥兵南下,攻占东平府,降服蒙古人扶持的严实;进而吃掉整个京东东路,把河北山东连成一片,如今黄河南北若大地盘都在其控制之下,人马听说有好几十万呢。”

   “是啊,沂州城外蹲点的人是这么说的,听说沂州城马上也要改换咱们大宋的旗帜了。”

   “啥,改换咱大宋的旗帜?”

   “这有什么奇怪的,听王元春说这彭义斌当年随李全南下投宋时,可是被朝廷封过官的,好像还不小呢。”

   “嘿嘿,这可有点意思了,快一百年了,这京东东路兼大名府又得归咱大宋管了么。”

   “可以这么说,只是不知能挂多久。”

   “就是挂一天,这彭义斌也是咱们汉人的大英雄!”

   潘雄坐在车把式上赶着马车,潘阳和罗宏大概是在山坪憋久了,一路上有些兴奋过头,不停的说着话;自然是说些关于河北山东局势的话题,这些消息都是沂州城外蹲点等潘壬一路人马的人提供的。

   鉴于早就过了三路人马在沂州城相汇的期限,赵竑便撤回三个人,加入炼金队伍里面去;只留一人继续扮作流民蹲守,顺便打听消息;还是老规矩,为了安全,只定期派人过去接应一回,带些消息回来,不会让其知道炼金大本营的存在。

   赵竑默默听着二人的对话,搜索前世今生记忆,琢磨着彭义斌这个人。

   此人原是红袄军前期三巨头之一刘二祖的部下;刘二祖战死后,余部由他和郝定等继续领导,在滕州,衮州继续战斗;曾拥立郝定建立大汉政权,改元天顺。

   郝定战死后,他率余部归顺李全,后随李全降宋,官至统制,成为忠义军的重要将领;两年后因不满李全蜕变迅速,倒行逆施,率部北归,收集山东散处各地的红袄军攻占青州,富州等地。

   随后趁铁木真西征,木华黎率蒙古军归回漠南,河北空虚之际,挥兵北上。并于去年占领河北大名府,攻下恩州,击败蒙古人扶持的走狗史天倪,以恩州为据点继续发展势力。

   同年,宋廷不计前嫌,授其大名府总管之职,与李全平起平坐

   今年二月,也就是在赵竑等人还在逃亡之际;原金国恒山公,诈降蒙古的武仙联系彭义斌,在真定反蒙,杀蒙古都元帅史天倪;彭义斌率兵支援,事成后于四月挥兵南下,五月中旬攻下严实把手的东平府。

   由此,河北山东之地连成一片,武仙及两地军民纷纷归附,彭义斌拥众三十几万,成为两地第一军事强人,一时风光无两。

   “唉,真没想到,咱们在逃亡和炼金的日子里,山东河北发生了这么多大事,真是可惜。”

   “可惜什么?”潘阳问。

   罗宏道:“咱们成了局外人,岂不可惜。”

   潘阳笑了笑,对赵竑道:“老大,东平府现在虽在红袄军的控制下,但听说还乱的很,咱们携带这么多金银去做生意,怕是风险极大的。”

   “是啊,须知彭义斌现在虽势力暴涨,但粮食,兵器,马匹都不会嫌多的,咱们怎么做这几类生意呢”罗宏也道。

   见二人提出疑问,赵竑睁开眼,道:“我自有主张,你们两个安心配合便是了。”

   二人不再吭声了,甚至觉得有此一问都是多余的,老大的英明是不用怀疑的。

   再次借助全真道士的幌子,一行四人顺利前行,经过四日行程,终于在这天中午抵达了东平府。

   赵竑下了车,抬头一看,不由微微一讶。

   果然只见城头上挂着一长排三角形,边缘镶着龙纹,中间绣着一个“宋”字的军旗。

   自从离开宋境后,他见过城头上有挂金国旗帜,蒙古旗帜,这回居然看到宋国的旗帜,心里头那份感受自然非凡。

   只是不知在这城头变换大王旗如女人换衣服一般勤的年头,这宋旗能悬挂多久。

   作为京东东路首府,城门口进出的人还是不少的,城头和城门口的士兵穿着可谓五花八门,有金国戎装,蒙古战甲,宋廷盔甲,也有红袄军的装束。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只浩大队伍的底色,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虽然金银都藏在车厢底部特制的夹板中,但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赵竑令潘雄调转马头,在一处僻静处,四人换上商人和仆从的装束,再往城门口进发。

   万一被守城士兵发现金银,以这世道乱,藏金银于车底是为安全起见,是说得过去的。

   但道士有这么多金银就不那么好说了。

   关键通过对彭义斌这个人的分析,赵竑认为其有类似于辛弃疾恢复汉家故土的大志向,与李全那种见风使舵,善持两端者不是一路人,在现存的红袄军头目中算是独一份了,自不是与民夺金争财之辈。

   否则,他二人也不会分道扬镳了。

   顺利通过城门,进到城中,只见商铺店肆林立,百姓游走其间,秩序井然;看来老百姓早就习惯了,谁来谁走都见怪不怪的;沿途每隔十几步,便有一名持枪而立的军士,不时还能遇见一队持锐巡街的军士走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