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第六百七十一章 朝堂大争!李国尉!

  但是这话怎么说?

   不能直说。

   否则,便而恶了大王,一个个都是脑袋疯狂思索起来。

   李牧丝毫不意外。

   这些事情,赵国更加猖獗。

   嬴政看去堂下,目光横扫,问道:“尔等有何异议,我秦国素来讲究直言,不必遮掩!”

   众人将目光都投向熊启。

   一个个都是拽紧了拳头。

   李牧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来不及追究,重要的是,怎么让大王改改军令!

   熊启灵台一闪,忽然有了办法。

   大王肯定不会收回成命,但却有可能改掉军令。

   熊启立刻说道:“大王先别误会臣,臣绝没有不信李将军的意思。”

   李牧也是诧异的看去。

   嬴政愣道:“哦?既然非不相信李将军,那你有何异议?”

   熊启正声对着李牧先行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我秦法治国和赵国,区别迥异!”

   嬴政面色一僵,熊启把秦法都给颁出来了。

   苏劫暗中一笑,并未出声。

   熊启继续说道:“大王和李将军皆为雁门的求胜之法,但凡战胜之法,必本于政胜!”

   众人纷纷神色一亮。

   暗道还是相邦机灵!

   李牧此去是为了战胜,但是在秦国,历来战胜的前提都是因为政法的原因。

   李牧听完,也不由点头。

   他亦深深有所体会,因为,自古以来,将军死刑场,便是政失!

   嬴政目光骤然变冷,冷声说道:“说!”

   熊启也是脑袋冒汗,他回头看了看楚国的臣子们,将军都看着他,顿时咬牙。

   说道:“凡大将立于社稷朝堂,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专也,将军虽有大才,但秦国以法治治国百年,法已定矣,不已人治害法,故法立而不革,将军若是因此而一越统师数十万,则秦法有失,国法不明,将军何以服众?如何让法制下,歃血沙场才身居高爵的将士服从?此乃明王任法有私,而国无隙蠹矣,更有违韩非五蠹之说也!”

   嬴政骤然变色。

   熊启的话,不可谓不重,但是,却是说的事实。

   简单点说,你李牧有才能,身居高位,但我秦国的将士,都是用命换来的爵位,你如何能服众驾驭属下?如果大王执意如此去做,那就是违背了秦国的法制治国。

   大王私自的动作或许不大,但是却让国家出现了小小的间隙,或可生毒弥漫。

   众人也是吓得脸色发青。

   嬴政很想拍案,但是,此刻他知道,发怒是没用的,便深吸一口气,冷冷的说道:“那相邦可曾听过,圣人治国,不法古,不修今,因时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

   李牧听在耳中。

   心中感动。

   嬴政这是为了他和相邦争论了起来。

   嬴政的意思是,圣人治国,不会全部去照古,也不可全部考虑现在,而是要因时而治!能解决现在眼下的问题,才是法。

   嬴政继续说道:“如果按你所言,我秦国每逢大才,都要去沙场杀敌,才能从公士逐步而上?那这满朝文武,在寡人看来,是不是也要如你所说,去沙场杀敌?”

   熊启接着说道:“大王,文政岂可于军政相提并论!事关社稷,臣不得不直言啊。”

   熊启话里没有直说。

   说白了,秦国虽然可以特赐高位,但都是文政,商君,张仪,都是如此。

   可是这一来,就赐予雁门大将军,总领兵权的,秦国百年来就这一人。

   而且,重要的是,不难看出,大王给与的虎符,那可是封疆大将的待遇!岂是等闲。

   熊启接着说道:“但大王也应该知道,圣人之为治国,一赏,一刑,一教,大将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大王今日未攻而言赏也罢,但李牧将军安知我秦法的刑,秦法的教,臣绝不是有所私心,而是为了李牧将军和秦国百万将士及秦国法制之社稷着想,恳请大王三思,切莫让将士寒心。”

   熊启说完,也不由心有余悸。

   好不容易他能做到相邦高位,楚国也有了复兴的希望,武侯已然如泰山压顶,岂可再来一个李牧。

   为了大局考虑,他不得不站出来和嬴政较量。

   嬴政气得发抖。

   冷冷的说道:“寡人岂会让将士寒心?”

   嬴政看着熊启,一字一句说道:“相邦没有私心?那为何只言其一,不言其二?圣人治国,却是有一赏一刑一教,可是那你为什么不说,明赏之犹至于无赏,明刑之犹至于无刑,明教之犹至于无教,在寡人来看,李牧将军便足以当得起这无赏,无刑,无教,既然如此,将士们岂会心寒?寡人又何来乱法?”

   “什么?”

   李牧闻言,两眼瞪的老大。

   此时是秦国的政议,所以,他没说话。

   但是,嬴政这一番话,却让所有人哗然,这是何等的恩宠,何等的信任!

   在李牧心里更是如饮甘泉。

   这样的大王,他李牧如何敢不为其效死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