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第一百零二章 八百里秦川!

  此人一说,吕不韦眉头一抬,看了过去。

   道:“侨先生速速道来!”

   侨点点头,道:“相爷,关于封号之事,大王钦定,这一点,相爷是不可改变的,不过,相爷要知道,不管苏劫是武安君也好,还是其他的封号也罢,这些都撼动不了相爷地位的,而能影响到相爷的,主要还是封地,食邑,这些才是代表着真正的实力。”

   侨的话顿时让周围的人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吕不韦担心的是苏劫的实力,能否威胁到他,名号是次要的,重要是封地。

   吕不韦道:“你的话本相明白了,你难道是想,让本相将苏劫的封地弄到偏远之处吗?”

   其他几个人都纷纷点头。

   嫪毐道:“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封地的好坏,除了地域外,还要看人口,更要看土地的肥沃,百姓的富庶。”

   比如,吕不韦的封地就是雒阳,食十万户,不管是地利位置还是人口,还是土地,都远远不是其他的食邑相比较的。

   吕不韦也暗自点头,苏劫的功劳很大,但是他是丞相,真要暗地里操作,也不是不可能。

   侨笑了笑,道:“万万不可啊,丞相,你若如此去做,任何人都会知道,丞相这是嫉妒贤能,如果传出去,谁以后还会信任丞相呢?”

   吕不韦万分不解道:“先生此话到底何意,既要通过封地来削弱他的实力,又不能把他的封邑弄到偏远,那我该如何去做呢。”

   其他人也纷纷朝着侨看了过去。

   侨道:“丞相勿急,容我细细和丞相道来,丞相便知如何去做了。”

   侨顿了顿,这才道来:“远在西周以前,陇西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就是牧马养畜的好地方。”

   “居住在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养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赐嬴姓。”

   “到西周时,伯益之后秦非子又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到孝王赞赏,孝王不仅让他继承了伯益的嬴姓,还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

   “此地,便是秦国的发家之地,如今称之为陇西。”

   吕不韦道:“难道,你是让本相把苏劫打发到陇西去,这可不行,陇西虽地处西北,但养活了大秦数百万人,如此肥沃之地,如何能给苏劫?”

   侨笑了笑,摇头道:“丞相仔细想想,如今整个关内,有陇西,北地,以及巴蜀!”

   “陇西人口密集,良田数万顷。”

   “先不说北地和巴蜀,单一个陇西的产粮,一年所余,便可养活军民二十余万两年。”

   “而且每年,都在给关中提供强大的战略辎重。”

   众人听到此处,不由纷纷点头,陇西不仅仅是秦人的龙兴之地,就以如今来说,没有陇西的富庶,秦人是根本不可能打出函谷关的。

   因为没有那么多粮食啊。

   侨继续道:“相爷,你自己看看,在咸阳和这陇西之间,还有百八里秦川啊。”

   一时间,吕不韦和众人纷纷明白了过来。

   离关中近一点的,除了陇右产粮,第二个地方就是八百里秦川,但是这里的粮有点问题。

   和陇西不同的是,八百里秦川虽是腹地,但是长年旱涝,多为凶地。

   秦人常言此地,“亩产一石三,不及日用。”

   当时在黄河中游地区,大多都是一石半的亩产,可是这八百里秦川因为常年旱涝,亩产都少了许多,那陇西是多少呢,陇西的亩产是三石二斗。

   换算下来就是一百斤,可见其中的差距之甚!

   整个八百里秦川中,耕民有二十万,但是灌溉的土地却仅仅只有八千五百余顷,也就是说,这二十万耕民能长期下地耕种的人,只有四万多人,同是耕地,却少了陇右足足八倍不止。

   尽管如此,这八百里秦川却是关中腹地。

   其中还有有云阳,泾阳,庸都等重城。

   尤其是泾阳,乃是秦国曾经的旧都。

   秦时,百姓缴税,大多就是纳粮,一旦纳粮跟不上,君邑哪里来的收入?连吃的都要靠陇西来接济,而且每年上缴给国库的税粮也成了大问题啊。

   这一下,吕不韦才彻底明白,大喜道:“本相明白了,只要本相提议将泾阳赐给苏劫,到时苏劫的实力不仅不会增长,反而会被拖累,好计策,好计策啊。”

   嫪毐等人纷纷赞叹,太妙了。

   食邑几万户,也要看收成的,关中久旱,常年旱涝更是屡见不鲜。

   侨笑了笑,道:“丞相明白这一点就好,泾阳乃是旧都,赐给军功卓着的苏劫,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厚赏了,丞相并且要予以力争,大家只会赞叹丞相的行为。”

   吕不韦想明白了后,实在是高兴的不得了,忽然想了想道:“侨先生,还有一事,大王下命,不得低于五万户,泾阳虽是故都,可如今大多都迁居到了咸阳附近,城中只有三万余户,于五万户还有所不及,那该如何办呢。”

   侨一听,笑道:“此乃天助丞相啊,泾阳以北还有云阳啊,再不够,泾阳以南还有庸都啊,这三城加在一起,都七万户了,而且,其所属的土地,都是旱地占了七成,以苏将军的军功,一县之地岂够言赏,最少也要三县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