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仲谋天下

第三百五十章 会猎于鲁 十五

三国之仲谋天下 拾一 2113 2024-05-30 14:28

  武原城。

   咚咚咚!

   魏军围城的第四日,南城之外,护城河已经被填平,城下的一片空地,一马平川,擂鼓声之中,魏国大军的阵势缓缓拉开。

   外面是盾兵,里面是骑兵,形成一个个森严的方阵,开始步步接近,擂鼓声滔滔不绝,马蹄声震动大地。

   魏军呈现了攻城之势。

   “曹孟德,你忍不住了吗?”

   此时此刻,武原的城门之上,吴国众将集中,孙权挺拔的身躯屹立最前面,双眸如电,俯视着城下。

   他看着不断靠近的魏兵,目光凛然,心中微微一沉。

   时间!

   如果魏军现在就攻城,庞统的计划时间不够。

   城门之下,一马平川,魏兵如狼,一个个方阵凝聚,一手盾牌,一手长矛,步步靠近,气势如虹,从千步之外,一直到前进,直到距离城门仅仅只有一百五十步的地方才停下来。

   这个距离刚刚好是城头的箭矢射程的范围之外。

   咚咚咚!

   擂鼓声之中,气势如何的魏兵不断的发出了一个字的声音:“杀!杀!杀!!!!”

   上万大军,同时吐出这么一个字,凝聚的气势冲破九天之上,城头之上的一个个吴国将士都微微有些胆寒。

   “孙仲谋,可敢出城一聚?”

   这时候,曹操的身影从魏军的阵型之中一步步的策马而出,抬头,目光如电,死死的凝视城头之上的孙权。一字一言,朗声的邀请。

   “这个时候,居然还来打击我的士气,我成全你!”

   孙权闻言,双眸之中划过一抹冷门。

   “哈哈哈。曹孟德,如若汝身后的魏军兵马能退后三百步之外,某家孤身出城,与汝一聚,又何妨!”

   孙权冷冷一笑,朗声的道。声音响亮清脆:“若是做不到,何必逞强,给某退下去!”

   “退下去!”

   城头之上,吴国将士士气大涨,长声啸叫。

   “如汝所愿!”

   曹孟德面色微微一动。目光划过一抹冷芒,大喝一声:“魏国将士,退至三百步之外,没有孤之命令,谁也不准上前!”

   哒哒哒!

   魏国兵马听到命令,没有丝毫犹豫,整齐的队列迅速的后退,连曹操身边的哼哈二将典韦和许褚都既然退到三百百步之外。仅仅留下曹操一人一马,屹立汝上,站在在距离城门一百五十步的地方。

   曹操的身影。显得有些伟岸,有一种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如同金鸡独立,站立在两军之中,十分的显眼。

   “好胆!”

   孙权轻轻的眯起琥珀眸子。

   要知道,这个距离不算远。挽弓拉箭百步穿杨的武将吴国不是没有,而是多的要命。曹操这么做,危险性太大了。一个不慎就连他身后的武将也救不了他。

   胆气!

   这就是魏王曹操的胆气,也许有人说曹操这是傻,但是在孙权的心中,这是曹操的枭雄本性,一种无畏无惧,面对天下苍生胆气。

   历史上曹操能成为北地的霸主,不是没有道理的。

   “君侯,某来射杀他!”

   城门之上,众将一看,心中一喜,车下虎士主将,车下中郎将雷定气息爆发,提着手中一柄大弓,直接走上来,就要挽弓,射杀曹操。

   “雷定,你这一箭下去,不仅仅杀不了曹操,也把我们逼上的绝路!”

   孙权拍了拍雷定的肩膀,制止了雷定,摇了摇头,目光凝视着曹操,冷声的道:“如果我孙仲谋连面对曹操的勇气都没有,对于武原城的两万守军的心中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如今兵力不足,如果再没有决战的士气,我们必死无疑,而且你不要忘记了,曹操也是一个弓马娴熟的武将,南征北战多年,这个距离,杀不了他!”

   曹操从黄巾起义开始,征战天下二十载,大大小小无数战役,遇到危险无数,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除了的他身边的将士之外,和他的武艺也有关系,他不是孙坚这等超级猛将,做不到练气成罡,但是也是一个练气的武将。

   “君侯!”

   这时候,一个传令兵走上来,低声的道:“军师已经准备妥当,一万兵马,半个时辰之后,突围北城!”

   “我知道了,下去吧!”

   孙权闻言点点头,然后目光看了看城外的曹操,面容有一抹清冷:正好,借助你来吸引一下魏国兵马,帮助士元突围。

   孙权走下城头,骑上一匹马,大喝一声:“开城门,某家出去,看看他曹操有何话说!”

   轰!

   城门了一个翁楼,几十个力士同时搅起的千斤闸,城门大开。

   最先出来的是三千车下虎士,并没有出击,只是在城门的枪头,形成一个坚固的军阵,以防万一,恪守在城门十步之外,面对的千军万马,丝毫不惧。

   孙权一人一马,跃起车下虎士的军阵,孤身一人,一步步的走了过去,出现在的曹操的面前的十米之外。

   两军阵前,空出的大校场,曹操和孙权,面对面对立。

   “呵呵,魏王,昔日东海一别,今日东海再见,一别经年,我们又见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