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仲谋天下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龙虎斗 二十三

三国之仲谋天下 拾一 2116 2024-05-30 14:28

  战国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夜晚。

   夜色的掩护之下,下辩城之中的魏军主力突围了了。

   司马懿率领数万魏军兵马从北面的北城门而出,先行祁山方向,但是却止步于祁山之前,直接一个逆转,向东北方向转进,目标是河池方向。

   他们行军的速度很快,在一夜时间已经进入河池县。

   两天之后,这股吴军已经出现在关中和武都的交界口,故道。

   第三天他们已经进入关中西关的大散关。

   当吴军醒过神来的时候,想要去追击,已经是鞭长莫及,而且事先埋伏在祁山的兵马也变成了完全没用的兵马。

   无奈之下,陈到只能先拿下辩城。

   同时,从白马关撤出的魏军两万多将士,在张任率领之下,直接向西撤兵,在吴军南北没有合围之前,自阴平道而出,离开武都和广汉郡,直入白马羌部落领地。

   自此,武都一战落下序幕。

   战果算是两败俱伤。

   魏军丢失了武都这个守住关中和西凉的战略要地,在金月滩,下辩城,白马关的几次战役之中,也算是伤亡惨重,夹着尾巴逃出武都。

   然而,吴军也没有讨到好处。

   此战算是吴军输掉了半子。

   毕竟吴军的目的可不是拿下武都,吴军要的是歼灭这股魏军,以达到夺取西凉的战略,然而他们让这股魏军进入西凉之地,凉州一战,必然让他们艰难百倍。

   ……

   战国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中午。

   下辩城。

   这一天不仅仅是没有什么阳光照射,天上的风雪很大,大有进入寒冬季节之征兆,一片茫茫的风雪之中,一支竖着东吴战旗的押粮队伍排着长长的长龙,从南城门井井有序的进入城池。

   这是诸葛亮和徐盛亲自押送了粮食队伍。

   “诸葛督军,徐司令,你们来的正好!”

   陈到亲自至城门相接,他看着一辆一辆运粮的车子,心中大为振奋:“你们若是来迟几天时间,我麾下儿郎恐怕就要的断粮食了!”

   虽然他们拿下了下辩城,但是司马懿在这座城池之中没有给他们留下一颗粮食,这几天他们都是吃着军中存储的干粮顶着。

   但是干粮有限,只能支持这几天时间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魏军北上突围,却不敢去追击的原因之一。

   没有后勤的支持,他们这十几万主力兵马虽然强悍,但是打起来很可能就会不战而败,他们自然不敢追击敌军。

   “司令,区区小事,不必介怀!”

   诸葛亮走下运粮马车,微微抬头,目光看着这座城池,俊朗的面容有一抹苦涩的笑容:“此战我们虽拿下了下辩城,夺取了整个武都郡,这一战某家确实败了!”

   输了要认,他诸葛亮不是一个输不起的人。

   “魏军利用我们的疏忽,奇袭白马关,逼迫我们烧毁自己的粮食和军备,围魏而救赵,让我们无暇顾忌他们主力突围,这一招确实高明!”

   徐盛面容依旧有些阴霾。

   当魏军撤走之后,他们率军返回白马关的时候,看到的就只有剩下一片熊熊烈火之中的废墟,这座数百年的关城,在张任一声令下,毁于一旦。

   如果不是诸葛亮之计谋让他们藏好了大量的粮食,这一次,恐怕下辩城的主力都要喝西北风了。

   “督军,战场上自古以来胜败难预料,如今不过只是一次小败而已,我们还有机会!”

   陈到闻言,微微苦笑,安慰的说道。

   “是我轻敌了!”

   诸葛亮嘴角扬起了一抹自嘲的笑容,平静的说道:“一个司马懿好对付,一个张任也好对付,但是司马懿加上张任,出现了我预料不及的变数!”

   司马懿谨慎,张任悍勇进取,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硬生生的扳回了魏军的劣势。

   “现在我们让他们带着主力退回西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他们打一场持久战了!”

   徐盛道:“之前想要速战速决的战略是行不通了!”

   “我坚信一点,就算他们如今已经携主力退入西凉,早晚也会败在我等之手,收取西凉,对我们来说,刻不容缓,必须在攻取关中大战之前拿下西凉!”

   陈到面容刚毅,神色冷冽,战役浩瀚:“此战我已经决议,倾尽所有,奋力一战,哪怕动用巴蜀和战象两个军所有的兵力,我也在所不惜,只要后勤能保证,我甚至可以先一步从祁山杀入西凉去!”

   “去军营再说!”

   诸葛亮闻言,目光一亮,沉声的说道。

   三人从街道上回到了城中一座校场军营之中,中军主营之中,巴蜀军团的参谋长法正和各军各师的军长参谋长正在商议军情。

   “魏军虽然撤出武都,但是他们明显都是绕路,想要回到西凉,没有这么快!”

   “我们可以快他们一步,杀入西凉!”

   “只要我们占据西凉先一步,那么这一战就可以倒过来,反守为攻!”

   众将们如今正在商议下一步的战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