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臣

第258章 鹤唳

蜀臣 茶渐浓 2112 2024-05-30 14:29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战国策·魏策四》

   李简尝读史,对唐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这种布衣之怒言论十分赞赏。

   亦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竟也有机会效仿之。

   对,他便是行刺郑璞之人。

   非是受魏国所募的死士,乃自为之,缘由是他要报尹奉的一言之恩。

   家境贫寒的他,自幼便有心向学,而不是与其他河西之人一样选择用刀矛改变命运。

   然而,出身微末之人,想读书谈何容易。

   过了蒙学后,他家中连拜师的束修都出不起,更莫说是让他无需帮忙操持家中农桑专心读书了。

   万幸,他蒙学时勤勉,书写的字秀丽颀长,备受乡里蒙学的师长称赞。

   亦因此,被豪右之家受雇为佣书之僮。

   这是一种令所有白屋之士都趋之若鹜的雇佣。

   既可以获得微薄的佣金填补家用,又可以在抄录的过程中读到平日里难得一睹的书籍。李简便是如此,趁着雇书时死记硬背,然后再去寻饱学之士问其中意思。

   数年之间,慢慢可称有学之士,好学之勤亦备受乡闾称赞。

   或许,上苍不辜负有志人吧。

   有一次时任敦煌太守的尹奉因为公干,受邀宿夜在此豪右家中。

   机缘巧合下竟看到了李简所佣之书,对书中的书法十分赞赏,心喜之下问及了抄书之人,待知道李简事迹后,便感慨了句,“何故勤学之辈,备受上苍所苛邪!”

   乃令扈从取了随身资财去赠予李简,以嘉其求学之心。

   当时作陪在侧的豪右听罢,便谢席而道,“府君取金赠士,乃嘉事也。然此人乃我家中所雇,若受府君之金,世人皆谓我张家乃苛士之家也!是故,还请府君允可,此资学之金由我张家所出,令德浅如我有幸襄之。”

   出于人情世故,尹奉自是不会拒绝。

   不过,李简并没有受那豪右资助,乃是以“无功不受禄”为由回绝了。

   贫贱不能移嘛。

   那豪右对此倍加赞赏,亦不强求,只是将他佣书之劳所获倍之,以表对尹奉不食言。

   河西男儿,轻生死,恩怨分明。

   虽不接受赠金,但李简却是将这份恩情记在了心里,想着日后学有所成,便投身入尹奉麾下效力。然而,没过几年,夺了陇右的汉军兵锋向西,扼守祖厉县的尹奉临阵战没,断了他的念想。

   是故,李简便想着,前去刺杀昔日领军攻杀尹奉的郑璞。

   他知道,刺杀不管成败,自身都不可幸免;也知道汉魏双方军争,为将者马革裹尸乃常事,尹奉的战没不应该迁罪在郑璞身上。

   但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报恩方式。

   有时候,有些事情,是无需问对错、论成败、虑生死的,一切但求心安耳。

   所以便有了今日的一刺。

   且他得手了。

   郑璞虽然久经沙场,但无心防备之下,仓促之间仅仅来得及吸腹往后收,手上发力将身躯单薄的李简甩出去。

   重重斜摔倒在地的李简,尚未来得及呻吟,便被雄壮的乞牙厝与慢一步的离唐芒反剪双臂按在地上,手中的短匕首也受疼脱手落在草地上。

   所有人都看到了,匕首尖端被染红了;也都隐约看到了,被团团围住的郑璞似乎只手捂着腹部,脸庞有些煞白。

   “留活口!”

   这是郑璞被甲士护离的最后一句话,声音有些急切,有些努力抑制疼痛的戾气。

   很快,李简被押走了,留下其余一同被接见的落魄士子面面相觑,神情慌乱、人人自危。

   他们也被扣留了。

   虽不是被当成拿下,但也被汉军甲士很粗鲁的赶进了帐篷里。

   很明显,汉军怀疑他们中有李简的同党。

   抑或者说,若是郑璞受伤太重而不治,他们这些人恐怕会被郑璞的部曲当成同党,直接杀了泄愤。

   同样,这种事也是不问对错的。

   更莫说,谁都知道扼守鹯阴城塞的主将,是郑璞的妻兄。

   爱屋及乌下,他只需对外声称这些年都是魏国派来掩饰刺客行动的同党,就可以让世人不会以仁义置喙什么了。

   事实上,得知消息后的张苞,行事有些激进。

   径自将郑璞与诸葛乔尚未接见的其他使者,尽数赶了回去——城塞进入战时戒严,但凡出现在城塞方圆三十里内的人,皆当成魏国奸细,不问而诛!

   这让有心关注此事的人,都隐约有猜测。

   张苞如此恼羞成怒、风声鹤唳的做法,或许,是因为郑璞伤得很重?

   不过,仅三日后,此战令便改成了任何人不可擅自渡河,且那群士子与投军的游侠儿都被放了回去。

   “我大汉兵锋向河西走廊之日,尚未有定论。若今将诸君纳之,恐逆魏有苛于君等家人矣!还请诸位且归去,待讨逆王师西定河西日,我大汉定以辟命拜之。”

   让士卒将他们“护送”过河的诸葛乔,乃是如此作辞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