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臣

第504章 第章 来见

蜀臣 茶渐浓 2579 2024-05-30 14:29

  自己没有光芒,那就不要责怪别人没有眼光。

   同理,在大汉没有复先前“日月所照,皆为臣妾”的荣光之前,就莫要怪北地郡的羌胡部落与汉家遗民不臣服。

   基于此,郑璞对他们的恣睢与人心不足没有恶感。

   盖因灵帝凉州叛乱群起时,北地郡仍有汉家礼仪的嵴骨。

   如北地郡灵州人傅燮,在凉州叛乱时任职汉阳(天水)太守,时刺史耿鄙不听良言执意出兵而败,而令冀县陷入兵少粮尽,但傅燮犹固守。

   时有数千北地胡骑从叛在城外。

   因感傅燮恩义与慕其名节,皆在城外下马叩首高声呼傅燮放弃守城,他们愿意千里护归乡梓。但傅燮以“食禄又欲避其难乎”等言回绝,领着仅剩的士卒出城与贼战,临阵战殁,以一死报汉恩、恪守剖符之臣的赤诚。亦令无数北地羌胡叛军痛哭流涕,自发护其棺木与子傅干归去。

   此事至今仍在凉州传颂着。

   郑璞亦曾听闻,故而没有对北地郡的遗民有什么偏见。

   自然,一事归一事。

   让王化诚意满满与他们商榷归汉之事,这些人反而变本加厉了,郑璞自是不会应允下来的。

   六郡良家子可不是止此北地一郡!

   关中北部四郡之中,北地郡虽然特殊了些、令人唏嘘了些,但这些都不能作为要挟大汉朝廷的条件,更不能令郑璞超出朝廷法度对他们优待。

   不然,安定郡的羌胡部落如何处置呢?

   以后要收复了并州的上郡与西河郡,又如何抑制他们的有样学样呢?

   况且,有萧规曹随在前,两汉以来最重故事。

   郑璞可不能首开姑息纵容的先河,令后世有例可循。

   故而,郑璞处理的办法,乃是打算让他们一切如故、继续当着遗民,待日后大汉入主关中了,大军有空闲与国力充足了,再去寻他们以刀矛好好展示一番什么叫“大汉威武”!什么是大汉对外秉持的“顺昌逆亡”!

   至于先前邀他们前去观战的苦心,那就作废了罢。

   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无须过多强求。

   带着这样的想法,郑璞让王化无需有别念,归去收编安定郡月支城的羌胡部落事宜;且代为转告徐质与张特多遣些游骑斥候警戒泥水河谷。

   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万一被回绝了的北地郡遗民,羞恼之下果真与逆魏暗通款曲了呢?

   但却是不料,他这个举措竟是令北地郡遗民给误会了。

   在见识了汉军以劣势兵力击败魏军,以及汉军在强敌面前死不旋踵的勇锐之后,他们并没有狂妄到觉得汉军没有攻灭他们的实力。

   故而,当王化不再汲汲寻他们反复商榷,且西凉铁骑频频出现在泥水河谷后,他们竟以为此乃大汉即将兴兵来攻的迹象。

   或许,乃是他们栖息在攻弱兼昧的环境中太久了罢。

   认为一旦事情谈不拢,双方马上就要步入拔刃相向的解决途径。

   亦起了早做防备的心思。

   乃各部商议了一番后,便选了一先前与胡薄居姿职颇有交情之人,前来月支城询问郑璞为人秉性以及行事风格。

   就是带回去的消息令他们尽哑然。

   胡薄居姿职没有恐吓他们,抑或者是因为自身乃汉军的一员而夸大其词。

   而是仅是如实的将自身为何甘愿举族内附、被大汉编户落籍的原因细细告知。

   筑京观

   战前内附与战败后投降被收编,截然不同的待遇

   他们倏然觉得先前的索求可以稍微减少一些,

   亦在群策群力之后,推举二人前来寻王化,请其引见郑璞,他们想亲自与郑璞商榷,尽量避免两家刀兵相见。

   对,只是尽量避免,而不是委曲求全。

   在朝廷放弃北地郡后,依然卷恋桑梓旧地而栖居的遗民皆是轻生死之辈。

   唯唯诺诺、毫无胆略之人,早就被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给抹去了。

   且在关中北部四郡的北部皆不复中原王朝所有的实情下,哪怕与汉军兵戎相见,他们亦足够的纵深空间来保全族人。

   至多,往并州的上郡如北洛水河谷或者奢延水河谷迁徙便是。

   哪会作出卑躬屈膝的谄媚奴态!

   对于他们的请求,知道郑璞正在养病不能频频扰之的王化,不敢自专,乃是亲自往返请示了一番后,才携他们二人前来。

   被推举的二人,一汉一胡(羌)。

   汉者乃一名为高凯、年过五旬的老丈,是聚居在泥水上游的落邑遗民首领;而胡者则是句就种羌的滇迷,如今北地郡势力最强的部落首领。

   平时因为汉胡风俗或者争夺牧场没少爆发冲突,但如今并肩而来却颇为和睦。

   且来得颇为急切。

   当夏日清晨的朝晕才刚刚穿透了窗权,郑璞才刚刚从蝉鸣声中醒来,还未来得及梳洗,值守在木屋外的扈从乞牙厝便近前禀报,声称王化已然领着北地来人在山谷外等候。

   “引彼等入来吧。”

   略微整理了一番仪容,郑璞伸了个懒腰才出声说道。

   抱病了两月有余的他,清瘦了几分,但眉目之间却没有了以往的倦色,脸庞之上亦没有了先前的神采萎靡。

   他的病情已然好转,且即将要痊愈了。

   这是天子刘禅给丞相配备留驻陇右的太医,前来诊断开药且悉心照料的结果。

   盖因郑璞的病状表面上是入了北地郡后偶感风寒导致,实际上的的病因,却是他自昔屈吴山之战以来忧劳过度以致心神有损,故而这才久久难愈。

   太医开了许多调养的草药每日煎服,且让他静心安养、少预军务与政令,不过月余时日便精神好转,不复先前未老先衰的颓态了。

   不过,太医在离去之前,还特地叮嘱了一句。

   如若可以的话,让他尽可能在此地再呆两三个月,将身体彻底养好,以免日后督军征伐时再次染疾而久不愈。

   对此,郑璞从善如流。

   反正依着丞相的部署,今岁之内是不会有战事了。

   且安定郡诸多事务有张嶷、王化以及句扶等人操持可无忧,他便趁机偷闲些时日固本培元,权当为国惜身了罢。

  喜欢蜀臣请大家收藏:(www.xs4.cc)蜀臣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