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布武江山

第200章 奉先,奉远

三国之布武江山 十月扬 2141 2024-05-30 14:29

  看着身后的高顺,吕布便心中一沉。

   “开门啊。”高顺笑了笑,便推向房门:“好久没见到父亲了呢。”

   随着“吱呀”一声,房门顿时洞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伟岸的身躯,正背对着门口,静静的站在那。

   “父亲!”吕布只看背影,便知道是吕良。恭敬的叫了一声,吕布就目光转动,接着便表情凝固。

   在房间的侧屋,停着一具尸体,上面盖着白布,侵透的血水,早已经干涸。

   “吕叔父好。”高顺也拜了拜,便转头四顾道:“叔父,我父亲也在这吗?”

   高顺眼眸转动,却没见到高义,神情有些失落:“父亲不在这啊?”

   可就在这时,察觉到吕布的目光,高顺便也扭头看去。

   霎那间,高顺心神巨震,脸上血色尽退,全身都在颤抖。

   “那……那是……”

   虽然蒙着白布,却有一种感觉,让高顺心中慌乱,泪花充盈着眼眶,口中轻轻的低喃:“不,不会,不是的,一定不是……”

   吕布咬了咬牙,看了父亲一眼,便向尸体走去。

   来到近前,掀开白布,吕布的脑海中,只觉一声嗡鸣。

   双腿弯曲,“噗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眼眶瞬间红润:“义父!”

   看到吕布如此,高顺状若疯狂,立刻猛扑过来,伸手扯掉白布,在看清高义后,便失声大哭道:“父亲……”

   不知何时,秦城来到门口,朝着房中探望,口中连连叹息。

   吕良缓缓转身,紧咬着牙关道:“我欠崇德一条命。”

   “子谦,不能这么说。”秦城摇了摇头,红着眼睛说道:“我们是袍泽。”

   袍泽!

   吕良闻言,面色低沉:“好沉重的一个称呼。”

   听着吕良的感叹,秦城沉默了下来,侧头望向了外面:“吕府的人,高家的人,都已经赶到,我们是不是……”

   “给他们点时间。”

   看了眼吕布和高顺,吕良便走出了房间。

   待关上房门后,秦城关切的道:“子谦,你的伤……”

   吕良的胸腹处,透着丝丝血迹。

   听到秦谊询问,吕良便摇头道:“我并无大碍,只是皮外伤。”

   半个时辰之后,房门忽然打开,吕布和高顺两人,抬着高义的担架,缓缓的走了出来。

   “顺儿……”

   吕良上前,紧张问道:“你……你没事吧?”

   说话的时候,吕良的目光,还转向吕布。看到吕布摇头,吕良这才放心。

   “我没事。”高顺答了一句,收住眼中泪花:“我要带父亲……回家!”

   吕良和秦城,对视了一眼,便凝声说道:“好,我们回家。”

   数日之内,高义得以安葬,吕良又将高顺,接进了吕府中。

   吕良召集家眷,郑重的宣布道:“从今天开始,高顺便是我的义子,希望大家和睦相处。”

   话音一落,吕良又道:“布儿,你略年长,是为兄长,要亲和兄弟,要谦虚友让。”

   “喏!”吕布躬了躬身,恭敬的作揖道:“孩儿定不负父亲嘱托。”

   在宣布这件事之前,已经征得高顺同意。如今高义已亡,高顺母亲早逝,已无其他亲人。

   “琴儿,你为长姐,当为表率,不可有偏向,不可有私心。”

   吕迎琴盈盈拜道:“还请父亲放心,女儿一视同仁,不会委屈顺弟。”

   对于大女儿,吕良很放心,点了点头后,便看向高顺:“孩子,崇德为救我而牺牲,义父欠高家一条命。”

   “义父言重了。”高顺垂首,敬声说道:“家父与义父,本有袍泽之情,更有兄弟之义,义父无需挂怀。况且战场之上,两军相互攻杀,生死各安天命。”

   “你与崇德,无怪父子。”吕良叹息一声,转头看向吕布:“经过此番变故,你们也该长大。你的少年先锋营,如今也有声有色,我便在今日便破例,为你兄弟二人取字。”

   取字?

   吕布眉头微蹙,心中跟着一沉。本该在成年时取字,可父亲却将其提前,这让人心中很不安。

   父亲吕良,本是性情中人,高义为其身死,必定心中记挂,想要为其报仇。

   心中有了仇恨,就会使人冲动。若是吕良再次上阵,难保不会出现失误。

   在战场上失误,后果就难料了……

   吕布正担忧时,吕良略作沉吟,便对两人说道:“在《商书·太甲中》有一句‘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我便以奉先、奉远为你们兄弟的字。布儿为奉先,顺儿为奉远。而这句话,也需谨记。”

   来了!

   吕布闻言,心中恍然。原来“奉先”二字,竟是出自《商书》。

   “谢父亲赐字。”

   “谢义父赐字。”

   吕布、高顺,同时拜谢道。

   虽说得了表字,便代表着长大。可吕布的心里,却是心事重重。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这是什么意思,是想提醒自己,要尊老爱幼吗?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