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494章 竟站不起来了,打断腿!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130 2024-05-30 14:29

  “爹呢?”

   “爹!”

   唐爱明记得自己父亲明明说好到宣武门等自己,结果当他放学从皇家书院来了后,却没有发现人。

   因而,唐爱明不得不四处找寻起来。

   正巧这时候,朱以海等几个宗室勋贵子弟因结队要去听戏,也就看见了唐爱明,朱以海边问道:“鹤冰兄,令尊怎么了?”

   唐爱明见是朱以海等同窗,便拱手道:“家父说今日进京来看我,结果没见了,说是在宣武门等我的。”

   “鹤冰兄,我有事给你说,我记得你说过令尊名讳是唐有山对吧?”

   薛和之子薛定泽这时候跑了来,问着唐爱明。

   唐爱明点头。

   “那巧了,他被家父的人抓走了,我也是才在五城兵马司知道的,所以赶来问你了。”

   薛定泽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

   朱以海忙走过来,问道。

   薛定泽忙告诉了事情经过。

   “这个姓张的,他娘的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他到底是我大明的官,还是倭奴的官!”

   朱以海不禁骂了起来。

   “这事当立即给皇上上本,我们宗室是有直达天听的特权的,我们应该立即上本告诉天子此事,参劾他张四知徇私枉法!”

   宗室朱绍烱这时候说道。

   “那就上本,但一想到那群倭奴在我大明的地盘竟然还横行霸道,老子就气不过!”

   朱以海说着就问道:“有没有人敢我一起去会同馆揍那帮龟孙的?!”

   “要不还是算了吧,倭奴的倭刀很厉害。”

   朱绍炯不由得劝道。

   “怕什么,他有倭刀,我们有戚家刀,到时候都带上一把戚家刀去找那帮倭奴算账!”

   朱以海说着,就问道:“敢不敢去!怕什么,出了事,皇上难道还会为倭奴砍了我们不成?”

   “不怕!去就去!”

   一些宗室和勋贵子弟响应起来。

   “等我先回去把奏本写好送进宫里去就来找你们。”

   朱以海因此说道。

   ……

   “本朝许多官员还是这副德性,对外以仁,对内以暴,立即持朕谕旨去五城兵马司,把唐有山个给朕放了,令责五城兵马司赔偿三十元银币给他!再把巡城御史张四知给朕押来!胡乱执法,责问都察院是如何荐举出这种不合格御史的,令都察院的都御史立即上自辩疏反省此事。”

   朱由校在收到由宗室朱以海、朱绍炯等直达御前的密报奏本后,就当即把这奏本丢到了毕自严面前,训示了起来。

   毕自严拿起来看了看,先回了一句:“是!”

   接着,毕自严便开始令政事堂中书舍人办理此事,并在办好,来到朱由校这里复了旨,且道:

   “陛下息怒,传统官员一向崇尚外邦当礼待,否则有损国体的政策,而不知民族与民众之尊严当有责为其维护,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只因理学造就了这种思想,要想彻底更改,先放弃独尊理学、重新培养一代人,培养起民族意识才可,所以,现在虽说问刑定罪已偏向本国汉人以及汉化程度较高者,但底下的官员只怕还是老一套,认为小民可欺,外番之事无小事,故而才出了这样的事。”

   朱由校听毕自严这么说,怒气稍减:“你说的没错,好在朱以海等宗室子弟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开始有民族观念,不然,朕还不知道有这样的冤案发生。”

   “这就是陛下的英明之初了,让宗室留京,既避免宗室为祸地方,又能借其身份监督朝臣,而且陛下到底算是皇族之族长,能决定其教育,故而可使其接受新式教育,而不用被传统儒生影响,如今也就能替陛下做些事。”

   毕自严回道。

   朱由校笑了起来:“像你这样明白的大臣再多些就好了,那样的话,无疑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朕也少生些气。”

   “臣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

   毕自严回道。

   “皇爷,巡城御史张四知已被押到。”

   外面的锦衣卫这时候进来禀报道。

   朱由校因此道:“押进来!”

   没多久,张四知便被押了进来,匍匐在朱由校面前。

   朱由校则冷冷地看着他:“张四知,朕才公布的新问刑条例,你看没看?”

   “看了。”

   张四知哆嗦地回道。

   朱由校接着问道:“那你为何还做出这样的事来,朕问你,你是倭奴的狗,还是我大明的官?”

   张四知颤抖着回道:“自是大明的官。”

   “既是大明的官,为何倭奴犯事不惩处,反而无故拿本国汉家子民!”

   朱由校桌子一拍,喝问道。

   张四知直接磕起头来:“陛下饶命!倭奴素来好勇斗狠,一旦逼急了,容易闹出大的事端来,臣也就不敢十分的管,至于本国汉家子民,臣也只是吓唬吓唬他,免得他以后又招惹到倭奴来,臣做的不对,请陛下指教,臣一定改!”

   朱由校冷笑起来:“朕看你就是一天生没骨头,不知道站着是什么感觉的,来人,将他拖下去,腿打断!连倭人都不敢得罪,那还当什么御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