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449章 何时立皇太子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2088 2024-05-30 14:29

  历朝历代都可以证明,早立皇太子对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

   这是血的教训。

   若不早立太子,将来皇子一多,谁都想当继承人,势必要引发一场不见硝烟但胜似硝烟的争夺之战。

   所以,立皇太子被称之为立国的基础与根本,是为国本。

   尽量早立太子,这是朱翊镠离京前特意叮嘱李太后的。

   李太后依稀记得。

   然而,促成这件事并不容易。

   皇长子,也就是即将取好名字那位朱常洛仁兄,不是嫡出。

   他是王恭妃的儿子。

   但,这也不是关键。

   都知道选大明继承人的原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样看,是否嫡出并不是有没有资格继承国家大统的必需条件。

   眼下,王皇后没有生育,也就是还没有嫡子,朱常洛是皇长子。

   那依据“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原则,只要立皇太子的时间够早(抢在其他皇子诞生之前),朱常洛就有机会立为皇太子。

   这样,就能避免长达十五年、极度消耗国力的“国本之争”了。

   然而,这只是理想。

   理想是很美好,可现实很骨感。

   即便暂时还没有其他皇子与朱常洛竞争,万历皇帝也不喜欢他。

   因为万历皇帝不喜欢王恭妃,所以恨屋及乌,也不喜欢朱常洛。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万历皇帝曾经提及过,王淑蓉是都人出身,身份极其的卑微,而身为一国之主的万历皇帝瞧不起王淑蓉与朱常洛这对母子。

   所以,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万历皇帝有一百多个不情愿。

   无独有偶。

   李太后偏偏提及这一茬儿,而且看着还非常认真。

   她又问道:“钧儿,那你以为什么时候立皇太子不早呢?”

   李太后有心,故意当着王恭妃的面说,就是希望给她吃一颗定心丸。

   李太后何许聪明人?当然能猜到曾经的侍婢王淑蓉的心有多乱——谁不希望自己儿子成为储君?

   可王淑蓉的地位……子以母贵,她曾经不过是一名婢女,有幸被选为“九淑嫔之一”也是因为怀了万历皇帝的种,否则哪能轮得到她?

   别人或许只是猜测,可王恭妃还不知道万历皇帝根本不爱她吗?面对如此尴尬的处境,万历皇帝又岂会立她儿子成为储君?

   李太后当然希望儿子尽快答应立孙子为皇太子,这样就能给王淑蓉吃一颗定心丸。

   不得不说,李太后又一次高估了自己。以为儿子会听她的,即便不那么情愿,也不会反对。

   万历皇帝也有心,他不想当着王恭妃的面直桶桶地说出来,所以如是般答道:“娘,此事说来话长,儿子正睡得香呢,还是随娘回慈宁宫说吧!”

   李太后心领神会地点头道:“那,好吧!咱回慈宁宫。”

   母子二人与王恭妃告别。

   因为儿子,王恭妃感觉一阵莫名的失落。万历皇帝对她怎么样,她现在不在乎,但儿子不同。

   可她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太后与万历皇帝离去。

   然后,回到儿子身边,看着熟睡的儿子说道:“我的儿啊,娘对不起你,都怪娘没用。因为娘没用,所以你父皇不想立你为太子!”

   儿子肉嘟嘟的小脸蛋儿,看起来可爱至极,仿佛能听懂似的,居然嘴唇蠕动一下,还蹬了一下小腿儿。

   王恭妃开心地摇头而笑,随后她接着又焦虑地道:“我的儿啊!若不是生在皇宫里头,娘真想带你到一处偏静的地方,过着简单而平静的日子,那样多好呀!我儿偏是皇子,还是皇长子,娘其实该为你高兴,可又高兴不起来。刚才那一幕,娘看着心乱,却也帮不上忙。娘真没用!”

   儿子又蹬了一下小腿儿。

   王恭妃一筹莫展的神情瞬间消散无踪,她又开怀地笑了,喃喃地道:“我的好儿,只要你茁壮成长,每天过得开心快乐,像你叔叔那样,其实立不立你为太子,娘也不在乎。”

   就这样,王恭妃对着几个月大、正熟睡的儿子小声说了好多话。

   反正主旨是:当然希望儿子被立为太子,可如果儿子他爹,即万历皇帝不高兴,那也不必强求,只愿儿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就好。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近侍禀报说李太后又要驾临。

   这出乎王恭妃的意料之外。

   李太后果然来了。见宝贝孙子睡得正香,将王恭妃拉到一边儿坐下,温情地说:“知道你还没睡,便过来与你坐坐聊聊,刚才我与钧儿谈到几时立太子的问题。”

   王恭妃虽然一副想要急听下文的神情,可她也不敢抱多大希望,轻声细语地问道:“母后,谈得怎样?”

   李太后叹了口气,带有几分遗憾地道:“钧儿没有松口,他说现在还不宜立太子,给了好几条理由,我认为有些有理,有些无理。但相信我这个婆婆,我会坚定不移地支持我的好孙子。”

   王恭妃小声说道:“将来母后肯定也有其他好孙子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