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405章 有人急 有人不急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2131 2024-05-30 14:29

  冯保有点儿着急了,三天时间一晃而过,万历皇帝口口声声答应李太后驱逐张鲸,可到头来啥动静都没有。

   头两天冯保可开心了,感觉天赐良机,终于要将张鲸扳倒。

   然而等到第三天,他忽然感觉好像哪儿是不是不对劲?

   李太后都已经下了懿旨,万历皇帝也点头答应了,可为何迟迟不行动?

   到底在等什么呢?

   张鲸依然在司礼监当值,除了比平时低调一点,也没什么两样。

   而且冯保还打听到,张鲸暗中疏通关系正在救高二麻子。

   在冯保眼里,张鲸都自身难保,居然还有心思管别人!

   是不是哪儿不对劲?

   ……

   这天,冯保又一如既往地去李太后那里“汇报工作”了。

   其实也没啥事儿,只是习惯已经养成。当然,最主要的是想找机会问问万历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还不下旨驱逐张鲸?

   怕李太后又去启祥宫看望孙子,所以冯保有心在散衙后,恰好赶在饭点儿的时间过去了。

   李太后刚刚用完晚膳,正准备去启祥宫,反正离得近。

   见冯保来,她只好作罢。

   平常素日冯保一般都早上来,掐在李太后诵读完佛经那会儿。

   招呼冯保坐下后,李太后直截了当地问:“冯公公是否有事要商议?”

   冯保回道:“启禀娘娘,要事倒也谈不上,只是奴婢不知该怎么处理。”

   “什么事?”

   “就是那个高二麻子,不是张鲸托付他从海外购买缅铃的吗?被东厂的番役逮捕关了起来,可依《大明律》,并没有相关明确的惩罚方案,加上张鲸又在暗中活动,想救高二麻子出去,所以奴婢不知怎样处理才合适。”

   冯保也没有转弯抹角,一上来就把高二麻子摆出来,由此直接引出张鲸。

   本来这种事儿完全没有必要问李太后,若这种事儿都要讨她的主意,那她一天到晚不用吃饭睡觉也忙不完。

   李太后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当然知道冯保的心思,抓捕高二麻子的本意不就是要对付张鲸吗?

   若非为了张鲸,李太后相信,以冯保的手段,直接将高二麻子秘密处决了都正常。冯保绝对敢做。

   想当初,隆庆皇帝在世时,因为沉迷于酒色,身子被掏空了,整天感觉下身没劲儿,所以想寻找药方,最后还真请来了一位号称能炼制果脯的道士。

   果脯其实就是一种壮阳药。

   后来此事被揭穿了,冯保就将那位道士抓捕,最后道士死于东厂监狱。

   知道那件事的人都清楚怎么回事。

   那时冯保还不是大内一把手,只是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都敢这么做,如今是大内一把手,捏死高二麻子便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还用问李太后吗?

   对此,李太后心知肚明,冯保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当即配合地问道:“怎么?张鲸还没有被钧儿驱逐出大内吗?”

   “娘娘,还没。”一下子就说到正题上去了,冯保暗自高兴。

   要说这对儿主仆一二十年来的交往还真没有白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彼此都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钧儿他什么意思?”李太后问。

   “奴婢也不晓得。”冯保答道,“好像万岁爷那边没什么动静,张鲸每天依然来司礼监当值。”

   “钧儿在等什么呢?”李太后也没有生气,毕竟那是自己亲生儿子,而且冯保的来意很明显,所以她平静地问道,“还是说钧儿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了?”

   “奴婢不清楚。”

   “那,要不明天我去与钧儿说说,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吧。”

   “嗯,好的,娘娘有心了!”

   “至于冯公公说的那个高二麻子,你自己看着处理吧。”

   李太后知道冯保来肯定也不是为了问高二麻子的事,只是想间接催促她赶紧处理张鲸。

   冯保请示完,达到目的就离开了。

   李太后也没有去启祥宫看孙子,而是想着张鲸的事该怎么办?

   很明显,当时大儿子没办法,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将张鲸驱逐出大内,可事后肯定后悔舍不得,磨磨唧唧拖延几天也算正常,常规走程序也要时间。

   可冯保显然已经等不及了,他巴不得立即将张鲸赶出紫禁城才好。

   而站在李太后的角度,当然不希望张鲸继续留在万历皇帝身边诲淫诲盗引诱万历皇帝;但另一方面,她也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不想过分逼迫大儿子。

   可以说,这十年来,准确地说是大儿子被立为皇太子之后,每天都在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中度过的,别的孩子都有所谓的“童年”,但大儿子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大儿子看起来比同龄段的人要成熟得多。

   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儿子可以毫无障碍地跳过这个阶段。

   人生有些经历是必须有的,想直接跳过去就要付出代价。

   两年前大儿子酒后戏辱宫女不就是不成熟的标志吗?

   看起来成熟只是因为大儿子端着,将情绪压抑着,一旦没人约束,他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