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1942章 最能改变父母心性的是孩子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2116 2024-05-30 14:29

  处理完扯力克与三娘子的事,感觉总算可以消停一阵子了。

   但朱翊镠也没闲着。

   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比如解放女性的事业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比如出使他国的计划需要第二次启动……

   解放女性是为了刺激国内的发展所需,而出使他国是为了解决国际所需。

   但无论是着眼于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为了提升大明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次出使他国行动总负责人,朱翊镠还是准备交给张简修,水军督师也仍然不变,还是由邓子龙掌舵。

   时间依然是两年为一个周期。

   只是这次出使他国的队伍,朱翊镠预计要减少一半,上次两万多人,这次派出去一万多人应该够了。

   毕竟环境都已经熟悉。

   且这次也不以训练水军为目的,旨在学习交流、对外贸易、增加出口。

   出使他国归来没有接到二次任务的那一万多人,朱翊镠也做了精心安排。

   其中有一部分派到台湾,有一部分派到东北军区,还有一部分留守京师。

   朱翊镠当然希望他们将从外国学到的先进经验与技术融会贯通化为己有。

   徐光启这次留下来了。

   朱翊镠没有安排他去,因为刚接到消息,传教士利玛窦马上快要进京。

   这两位先驱代表人物,有必要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提前相遇。

   申用嘉届时随使团出海。

   据说陈珂玥与郭三也不闹了,毕竟腹中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都知道这个节骨眼儿上,情绪一定要稳定。

   孩子这时候的作用凸显出来了。

   德国传教士盛情邀请朱载堉也跟随他们一道,但被朱载堉拒绝。

   朱载堉想着,在国内他的研究所得没有传开,所以有心再努力一把,争取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并接受。

   反正他觉得自己的理论已经趋近于完美,不需要再作大的改进。

   唯一让他有兴趣去国外的一点,恐怕就是学习钢琴弦是如何制作出来,但皇上又明确地告诉他眼下还不行。

   那他就感觉没必要去国外折腾了。

   这一点他与申用嘉不同。

   朱载堉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完美,而申用嘉还需要学习提升,需要去国外多长见识,从而开阔自己的眼界。

   李时珍也被邀请了,但李时珍以年事已高为由,同样推却没有去。

   而朱翊镠除了要求申用嘉,确实也没打算让李时珍与朱载堉出使他国。

   让申用嘉去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可李时珍与朱载堉不一样,他们的成果确实都不需要被外国人指点。

   ……

   在申家上上下下的热切期盼中,申用嘉的两个孩子相继出生了。

   郭三的孩子头一天降世,是个男孩儿,陈珂玥的孩子三天后降世,是个女孩儿。一儿一女,深合申用嘉心意。

   尽管申用嘉经历许多不平常事,但随着儿女的相继降世,他爹娘,也就是申时行夫妇还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听到孩子第一声哭啼的那一刻,申用嘉的心仿佛顿时被感化了,所以,有那么一瞬间,他忽然不想出国。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已经签了协议,人家付了定金,必须得去。

   至于陈珂玥与郭三还有孩子,申用嘉也只好请他娘亲出来照看了。

   他娘起初觉得陈珂玥与郭三配不上他,多少有辱申家门楣的意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这个也没那么重要,再随着孙儿孙女的出世,他娘觉得更不必在乎,无论怎么说,两个孩子都是申家的人。

   所以他娘也乐意照顾陈珂玥与郭三还有两个孩子。

   尽管申用嘉仍然有点担心他娘与陈珂玥、郭三婆媳关系搞不好,但相信有孩子之后,关系应该好很多。

   毕竟注意力都将放在孩子身上。

   这样,申用嘉就可以安心地出国学习深造了。对,他一直将这次出国定位在学习深造,而不是教授。

   他希望在这两年学习深造期间,可以为他的左手作画找到感觉。

   当然,他知道这也是皇上的希望。

   再看陈珂玥与郭三,孩子一出生便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了,至于申用嘉在哪里,似乎没那么重要。

   当时得知申用嘉要出国学习,她们觉得很生气,现在孩子一生下来,她们两个人的心态全都变了。

   陈珂玥与郭三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但申用嘉却可以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出国留学深造两年。

   或许这就是母爱与父爱之间的最大区别吧。当然,父爱与母爱也绝不能以简单的深浅来论。

   ……

   孩子确实可以改变父母的心性,而且似乎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当两个孩子出生之后,申用嘉再次觐见时,朱翊镠可以明显感受到申用嘉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此之前,朱翊镠见申用嘉时,申用嘉总是给他一种沉闷不乐的感觉,仿佛心中藏着无限的心事儿。

   可现在,申用嘉总是笑容满面,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