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1123章 废新建伯(求订求票支持啊!)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2043 2024-05-30 14:29

  王承勋与田义抵京了。

   两人都是奉旨进京,所以进京后也没干别的,第一时间进宫觐见。

   由于途中两人进行了一番掏心掏肺的交流,心境早已变得开阔起来,故而当日种种担忧都已经云消雾散。

   觐见地点还是在东暖阁。

   王承勋之前压根不认识朱翊镠,田义倒是认识,但没有正面交流,对朱翊镠的印象也不怎么好。

   可不影响他俩觐见时的心境。或许这就叫作身正不怕影子斜吧。

   行礼赐座后。

   朱翊镠分别打量王承勋与田义,毕竟眼前这两人他都不认识。田义认识他只是因为他之前“潞王”的身份。

   听说王承勋与田义进宫觐见,冯保忙也赶到东暖阁。

   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南京织造局请银的事儿,生怕给耽搁了影响龙衣的制作——倘若果真如此,关系到他这个大内总管的能力与声誉。

   既然来了,朱翊镠当然也不会赶他走,那就让他旁听,索性让值守太监将首辅申时行也请来得了。

   这样,东暖阁就坐着五个人。

   尽管面对朱翊镠与内相、外相三大权势,王承勋与田义也不紧张。

   率先开口的当然是朱翊镠了,他直截了当地说道:

   “朕召二位前来京城,是有几件要事与你们商议。恐怕传旨交代不清,或是你们心中存有疑问,干脆召你们二位进京当面说算了。”

   “第一件事就是出使他国,队伍将从南京出发,朕届时肯定不能亲临,所以需要你们积极准备。”

   王承勋回道:“此事陛下放心,南京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只等北京这边官员一到,即可出发。”

   “好,那这件事朕就不再多说了,本来准备的时间就够充足的。”朱翊镠欣慰地道,“第二件事是关于南京的改革,本想将应天知府也召来,但想了想,还是算了,改革先从南京开始。”

   “来,你们先看看这个。”朱翊镠将三分条陈递给王承勋与田义看。

   第一份是《关于大兴县试点改革的若干建议疏》以及附录《大兴县改革初步成果以及未来展望》。

   第二份是《关于保定府改革的若干建议疏》,这道条陈一直没有公之于众所以看过的官员很少。

   第三份是《关于废除卫所与军户制度的建议疏》,读过这道条陈的大臣就更少,一只手数得过来。

   申时行与冯保两个都心知肚明,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只是有点想不到南方的改革竟率先从留都开始。

   待得两位粗略看完,朱翊镠接着说道:“自大兴县试点改革启动时,朕就在想,南方的改革从哪个地方开始最为合适。几经思量,还是觉得先从南京开始或许比较容易展开,准确地说是比较容易控制。不知你们有何意见?”

   “臣没意见。”申时行道。

   “奴婢也没意见。”冯保跟着道。

   “臣赞同。”王承勋在路上其实就已经想到了,只是没想到如此激烈。他还以为只切断对皇亲国戚的无条件供给,以及爵位的废立承袭几个问题。

   这三份条陈居然还涉及到了废除里甲制与卫所、军户制度。

   然而朝中大臣其实也都知道,要改革的内容正是弊端日益凸显,且可能危及大明统治的几大弊病。

   王承勋既然都想通了不要爵位,那其它几项改革当然赞同。

   “奴婢也赞同。”田义跟着表态。其实他知道自己与王承勋不是来参与讨论提意见,只是来领旨的。

   人家冯保都已经表态了,难道让他说不?就像皇帝、首辅都点头了,难道让王承勋说不行?且不说他们在南京任职,本来的官儿才多大?

   “当然有一点朕需要申明,无论是切断对皇亲国戚的无条件供给,还是废除天下爵位,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废除。”

   “恳请陛下第一个废除臣的爵位。”王承勋一本正经地请示。

   朱翊镠微微一滞,“朕召你进京,不是为了废你爵位,而是想让你积极推行南京的改革,尤其是卫所、军户制,朕登基以来,还没有摸清楚大明到底有多少可用的军士呢。”

   “陛下,臣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来时的路上就与田公公说过,进京恳请陛下废除新建伯。”王承勋坚持。

   “是,万岁爷。”田义忙帮衬道,“王守备打心里是这么想的。”

   “理由呢?”朱翊镠问。

   “回陛下,”王承勋道,“第一,陛下推行改革,臣当做出表率;第二,臣觉得`一代有功,代代收益`的世袭制,并不合理;第三,臣忝居新建伯之爵位,却对朝廷毫无建树之功,与祖父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臣深感惭愧。故恳请陛下废除新建伯一爵,这是臣心甘情愿,请陛下恩准。”

   见王承勋言之凿凿音韵铿锵,朱翊镠不由得暗自感叹:识时务啊!不愧为王守仁的孙子,看来还是继承了其祖父的某些品质。

   朱翊镠正想着要如何回复,毕竟王承勋的决定在他的意料之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