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852章 请求朱常洛留京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2137 2024-05-30 14:29

  朱常洛依然住在坤宁宫里。

   之前由王喜姐抚养。

   王喜姐被软禁翊坤宫后,只得请来朱常洛的生母王淑蓉。

   然而或许是因为习惯了王喜姐,所以朱常洛时不时地哭。

   今儿个哭恰好被朱翊钧和王喜姐听到,所以一下子勾起了他们的情思,让他们来到坤宁宫。

   李之怿和王淑蓉都在哄逗朱常洛。

   一名内侍进来禀道:“皇后娘娘,番王与王妃来了。”

   李之怿和王淑蓉都是微微一滞。

   “只有他们两人吗?”李之怿愣了愣后问道。

   “是的。”内侍回答。

   “请他们进来吧。”李之怿抬手吩咐。

   很快,在内侍的引领下,朱翊钧和王喜姐一前一后进来了。

   只是进来后朱翊钧也没有向李之怿行礼,木然地站在那里。

   而王喜姐正欲开口,却发现被李之怿抢先了,而且以家礼:

   “大哥与大嫂来了。”

   “皇后,我们来看常洛。”

   “欢迎。”李之怿点头,冲王喜姐回之一笑,继而递给王淑蓉一个眼色。

   王淑蓉立马儿将孩子交给王喜姐。

   王喜姐接过,都没等她安抚,只是看了朱常洛一眼,朱常洛便不哭了。

   “这孩子,还是喜欢他的嫡母哈。”王淑蓉酸溜溜地调笑了一句。

   “在这里常洛受人欺负,走,爹带你去一个没有人欺负你的地方。”朱翊钧阴阳怪气地从嘴里挤出一句话。

   “皇后,我们能不能带常洛去慈宁宫见娘亲?”王喜姐这般请示道。

   “当然可以!”

   李之怿不假思索答应。

   朱翊钧二话不说当即转身。王喜姐抱着朱常洛紧随其后。

   王淑蓉警惕而担忧地说道:“皇后娘娘,番王情绪不对劲,会不会……”

   李之怿虽然谈不上有心机,可玲珑剔透聪明得很,当即心领神会地道:“放心,应该不会吧,虎毒不食子。”

   王淑蓉好像这才想起来,原来朱常洛是朱翊钧的亲生儿子。

   ……

   李太后正在佛堂念经,听到内侍禀报说朱翊钧和王喜姐来了。

   “快请。”李太后豁然站起,脸上露出激动而幸福的微笑。

   “娘。”朱翊钧进来忧郁地喊了一声。

   “钧儿。”然而,只这一声,却让李太后瞬间流泪。虽然没有听到朱翊钧这般称呼的时间并不长,但仿佛经历了几十年才听到一样让人感动。

   “坐,快坐。”李太后热情而激动地招呼朱翊钧和王喜姐,见朱常洛在王喜姐怀里睡着了,百般怜爱地问道,“你们刚去过坤宁宫吗?”

   “是的,娘。”王喜姐回答。

   “钧儿心里是不是依然痛恨娘?”李太后随即将目光转移到朱翊钧身上。

   朱翊钧低头默不作声。

   “哎!”李太后深深叹了一口气,摸着自己心口,“娘不求钧儿原谅,只求钧儿能站在娘的立场多理解一分。”

   “娘,都已经过去了,过去了。”朱翊钧情绪低落地回道。

   “娘倒真希望钧儿心中不再纠结,能够翻过去啊!”李太后无比感慨地道,“可娘看得出来,钧儿还是耿耿于怀,痛恨娘废去你的帝位。”

   “娘,今天不说这个。”

   “好,不说,不说。”李太后抹了一把眼泪,一时却又不知道说什么,眼下说什么能让儿子高兴起来呢?

   “孩儿今天来是想问娘几个问题。”

   “钧儿请问。”

   “第一,在娘的心目中,孩儿当政是否真的不及弟弟?”朱翊钧一本正经,望着李太后不眨眼。

   “既然钧儿敢问,那娘也实话实说不想欺骗钧儿。”李太后喃喃地道,“最近这一年多时间,你弟弟确实比钧儿优秀有眼光。但这只是娘支持你弟弟即位的原因之一而并非全部,娘是本着对我大明负责任的态度。”

   “第二,孩儿可以安全抵达东番吗?”

   “钧儿,娘可以人头担保,同时让你弟弟立下重誓,途中绝不出任何差错。”

   李太后信誓旦旦地道。

   她当然知道自己儿子担心什么。

   “娘会想念常洛吗?”

   “常洛是我的宝贝孙儿,娘当然会想念他。”李太后回道。

   “常洛能不能留在娘身边呢?”

   “……”李太后微微一滞,问道,“钧儿的意思是,不想带走常洛?”

   “不是孩儿不想带走,而是东番路途遥远,到了沿海,又有倭寇与海盗横行猖獗,孩儿怕常洛出事,况且常洛年纪尚幼,也不能随孩儿长途颠簸。待他年长几岁,孩儿再接回不迟。”

   “哦,钧儿言之有理。”李太后思绪飞驰,但她也没想明白儿子为何突然提出这个请求,“不过如今你弟弟是皇帝,这事儿娘也得与他商量一下。”

   “好。孩儿等你们的回复。但为了常洛的安全,请娘亲务必答应孩儿。”

   “……”李太后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她当然不是不喜欢常洛留下来,而是琢磨着朱翊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提出这样的请求到底目的何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